“哦……杜鹃这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看起来,过得不错……已和八大公山的杉木子成亲,都怀上娃娃三四个月了。”
问话之人是一老妪,旁边坐着个和尚,和尚身后还立着个小和尚,但和尚只是旁听,并未出言。
老妪听完重重叹了口气:“唉,如果你吴骄师兄不辜负人家……算了,过去的事不提了……只是害得老身,无颜见杜鹃婆婆,竟然连她嫁女都不知道!”
回话之人是位妇人,立在一男子身侧,看上去像一对夫妇。一听见老妪感怀,立刻回话了:“水云师叔且放宽心,弟子也见到杜鹃婆婆了,她老人家倒说,要接您吃孩子的满月酒呢!”
水云大师终感宽慰,还笑了出来:“是吗!那得去,那得去。唉,多年的老姐妹了,是我对不住她呀,亏她还能不计前嫌。”
一个是师长,一个是师兄,那对夫妇很知趣地没有评价打扰,只恭敬站着。倒是老妪,很快便从感怀中复过神来,继续询问正事:“成儿,那东海那边呢?又是何异动?”
再回话的,自然是那汉子:“回禀师叔,是深海中诞出了一枚水灵珠。不过,此番争夺很快便尘埃落定,由铜椰岛地痴老人得去了!”
“哦?水灵珠!那可曾有极阴的消息?”
“这倒没有……相必那厮之前藏匿在北方,错过了时机吧。如今水灵珠到了铜椰岛手中,量他也不敢招惹铜椰岛,招惹地痴老怪。”
老妪听罢却摇了摇头:“不一定!铜椰岛的功法虽克我们蜀山剑派,但未必克得了你玄明师叔一脉。极阴那贼,一身旁门左道功夫,可多半都不在剑上,未必不敢探那铜椰岛。”
“那……要不要提醒一下铜椰岛主。”
老妪却沉默不语起来,转而望向了那和尚:“铜椰岛与我们蜀山素有嫌隙,不知鉴真大师……能否代劳。”
和尚听罢,立刻朗声回话了:“贫僧慧明师兄广游四海,倒是与那铜椰岛主有过交情。几年之前,还观过他的收徒之礼。由贫僧走一趟铜椰岛,盘桓上几日倒是无妨!”
“哦?那次收徒,可是那百年难得一见的元磁之体?”
老妪的一句题外话,也勾起了鉴真的兴趣:“水云大师也听过元磁之体?”
老妪不由感慨:“五行之体中的异数,天底下屈指能祥,但从来只是听过,并未全见过呀!”
和尚亦同感慨:“是啊,都是百年难得一见,如果还要几个百年撞在一起,那可是很难得呢!”
感慨完毕,老妪迅速回道正题:“那就有劳鉴真大师了!”
“哪里,哪里。”
老妪正要同和尚再客气两句,但二人却不由同时望向了门外。又有人来了。
来人是个尼姑,一进了屋,就先向老妪行礼了:“师父!”
“来,林儿,见过鉴真大师!”
女尼正是玉林。应声上前,给和尚见礼,入座。然后,自然就先询问正经事了:“鉴真大师此次亲自到访,可是北方之事已经了结!”
鉴真回礼,接道,“是啊!差不多……就那样,终未能健全功呀!”正事却只是一语带过。
然后,那对夫妇赶紧又对玉林见礼了:“师姐!好久不见!”
“成师弟,诗音师妹,好久不见。上次回来,都未见到呢。”
“是啊!”不过,有外客在,三人自然不好多做寒暄。
之后,鉴真倒又接着对玉林感慨起来:“……一别十多年,当年的玉娇龙,别来无恙,修为愈发精进了!”
再次见到鉴真,其实玉林同样感慨蛮多,如此再被故人提及,不由淡然一笑:“当年的玉娇龙,现在还不是成了佛祖灯前的罪人,让大师见笑了。”
玉林本来是自嘲,但却似是提到了共同的往事。
和尚连忙双手合十念经,同样感叹:“喃无阿弥陀佛……师侄说笑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师侄如果有罪,那老衲岂非更是罪魁祸首……缘起时起,缘尽还无!”
玉林对自己的无心略显惭愧,双手工整合十还礼:“喃无阿弥陀佛,大师教导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