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两个已经昏迷的孩子,竟猛然一下睁开双眼,眼神呆滞,但却直直地望向和尚,说不出的诡异。
……三里以外,另一个和尚正忧心忡忡地向此处驰来。
……
一日过后,一寺院禅房。
坐着一个神情呆滞的小孩,额头有一道结了痂的刀疤。
现在这个小孩也满脸都是泪痕,也变成了个大花脸。因为之前的那个大花脸——他的弟弟,就躺在了禅房的正中央。
草席垫背,白布遮身,已然死去了。
怪不得难忍悲切。
一日之内连逢巨变,先丧长亲,再失幼弟,真真正正地,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
近后半夜,小孩还在呆坐。
这时走进来一个和尚,是之前赶去那位。
小孩从沉思中被惊醒。无心问候客套,只用眼睛怔怔地端详着来人。
这个和尚,自己刚从昏迷中醒来时倒见过一次,有些印象,与寺里的其他和尚格外不同。
眉粗目如炬,
胸阔肌似铁。
僧面棱角分,
善恶爱憎明。
初以为是寺里的武僧,没想到却是个有辈分的大师。已退却了之前袒肩装束,换做了宽大的粗布□□。
看了看一言不发的小孩,和尚直接先开口了,声如洪钟:“你想拜师学艺?!”
小孩听得问及拜师,立刻精神过来,赶紧跑到和尚面前跪下,连连磕头:“我想学艺,万望大师成全!”
和尚没理会小孩跪求,直接问道:“学艺作甚?报仇吗?”
小孩听闻此言,立起身来,直望着和尚,眼里嚼着泪水,偏咬着牙忍住道:“对!报仇,为我家人报仇,也替恩人报仇!”
和尚低头盯着小孩冷冷道:“年纪轻轻,要想报仇干嘛不另寻名师,偏偏要来做和尚!岂不知,出家要斩断俗念,又讲慈悲为怀!如何容你存怨?又如何报的了仇?难道你也不继你家香火了吗?”
小孩听罢瘫坐在地,怔怔道:“……这……先前恩人就对我说过……那时,我还有个弟弟,如今我全家就只剩我一人,哪还有什么俗事可以眷念……”
说罢复又跪起,衣袖一抹眼泪,理直气壮道:“之前恩人救我,不就手戮妖魔吗?而且恩人教我,只要心存慈悲,照样惩奸除恶、斩妖除魔。我恨透了那些恶人,求大师成全!”
说完又跪下不停磕头。
但不见和尚丝毫动摇!
那小孩见央求无果,干脆转身跑到佛像之前跪下,指天明誓:“我发誓,若能为我全家、恩人报仇,我甘愿此生侍奉佛祖!”
发完誓,竟转过身来,执拗地盯着和尚。
和尚终是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
“算了,你一孩子家家,不为难你了!
师兄费尽艰辛救了你,又将你托付于我,我自会收你!
只是你虽有菩提之根,但却未必看破红尘,悟得大慈大悲,我才出言考教!”
小孩听闻和尚本就有心收自己为徒,哪里还不高兴起来,赶紧又跑到和尚身前跪下磕头。
和尚见小孩跪下,并未立刻叫他起来,而是复又告诫道:
“你心存恩怨而入佛门,是未能大彻大悟!
为师便赐你法号‘怀慈’。望你记住之前说过的话:心存慈悲、斩妖除魔!
为师法号‘鉴真’。”
……
作者有话要说:
有坏人出场了,自然也有好人露脸。
第33章 妖王联姻
大兴安岭,漠河,城内一中等别院。
院中三人,二女一男,正赏月对酌。
“小妹迟到要罚酒三杯,未能同我们一道报仇,可也要罚酒三杯,还有三杯呢!”
远远地就能听见那黄衣女子的劝酒声,声音活泼、顽皮,就如一只雀儿。
“姐姐这是变着法儿地灌我酒呢!不过今儿这酒我喝着高兴!”说完便一饮而尽,另一个蓝衣女子倒也洒脱、爽快。
“哎、哎、哎……小妹的酒还没喝完呢!哥哥怎么就先偷喝了?”
三人之中,就男人最显成熟,两个女的看上去都只有二八光景。男人偷喝被抓个现行,当即不好意思呵呵地笑了起来。
不过,男人的笑声并不让人觉得爽朗,竟有些恐怖,阴深深的、很沙哑,同时还和着嘶嘶的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