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的门没关,杨渐果然在里面。
杨晋在外面站定,抬手轻叩了几声。
“进来。”
若是在以往,杨阁老待在书房忙碌时,只会让他把东西放下,然后该干嘛干嘛,找个地方自己凉快,但今日,杨渐却出乎意料地让他把门关上。
难道还是为了闻芊的事?
“爹。”杨晋在心中暗忖,掩好门扉转过身。
杨渐颔首示意道:“东西搁那儿吧……坐。”
他依言坐了须臾,可总也不大安稳,索性还是站了起来,“您找我有事?”
杨阁老不知在写什么,终于将笔放下,双手拿着墨迹未干的白笺纸上下看了一眼,旋即望向他,“你的心思果然不在这里,都回来一天了,还没发现哪里不对劲吗?”
杨晋被他问得一怔,将满腹的儿女情长尽数抛开,不过略一琢磨,骤然反应过来:“您是指大哥?”
“爹,大哥不在家?”
杨阁老冷颜道:“你大哥去了南京。”
他颦眉:“南京?”
大齐于承明十九年自南京迁都北平,但南京依然算是第二都城,六部与督察院等所有机构一应俱全,看上去浩浩荡荡,可有名无实,是个公认的养老之地。
他大哥家世显赫又是青年才俊,三十不到已坐上工部侍郎的位置,这个年纪正是施展才华的时候,此刻被赶去南京,几乎等于是发配边疆。
杨晋不太明白圣意为何如此:“信上没见您提,是今年出的事?”
杨渐靠在太师椅上,摁着眉心良久才吐出口气,“是唐石那件案子惹出来的。”
“总督府上查出了宁王的军火库,工部本就承办各地的军用器物,此事逃不了干系,可偏偏唐石半途被人灭了口,有人便趁机借题发挥,说是你和你大哥联手为之。”
杨晋哼了一声:“空口无凭。”
“不错。圣上眼里虽容不得沙子,为父这点微薄的脸面他也还是要给的。”杨阁老点点头,“所以上一年,你说要留在江南,当时我没阻拦,就是想着正好让你躲一躲风头。”
“好不容易挨过了一年,谁知今年年初又有言官旧事重提。”
朝廷里的言官素来是没事找事,无理搅三分的,杨晋早已见怪不怪。
“这一回的声势来得比上一回大,我怀疑是某人蓄谋已久。”杨渐双手交叠在身前,“幸而有太子与几位老友说情,你大哥才只是发派南京而已,否则按照皇上的脾气,闹不好咱们一家都得下面相见了。”
杨晋沉吟片刻,“您口中的这个‘某人’,莫非是指……”
他并未直言,只伸手指了指窗外初升的朝阳——杨晋当即会意。
果然是曹开阳。
这个在东厂朝廷一手遮天的宦官。
“石明朗死了,这个老东西也开始坐不住了。”杨阁老把一叠书卷仍在手边,“不知道他从哪儿找来个道士,顶了司天监的职,成日里和皇上论道谈经,妖言惑众。借占卜算卦之名,拉了不少人下水,只今年开春就有好些个老臣遭了殃。”
“此次冲着你大哥下手,多半是投石问路之举,想看看咱们杨家在圣上心中的地位到底还稳不稳固。如今他是鸣金收兵了,如若再有下次,只怕便是要动摇杨家根本,斩草除根了。”
杨晋沉默不语。
难怪临行前祖父会说那番话,眼下的时局确实不容乐观。
“你现在明白,我为何要让你回来了吧?”杨渐轻叹了口气,“要变天了,晋儿……此后你行事得慎之又慎,多加小心。”
他正色,颔首应道:“是。”
*
安置好了家事,杨晋白日里仍如以往一般上北镇抚司办差。
锦衣卫平时负责上朝礼仪,也就是大殿门外当门神站班,不时若听到里头皇帝龙颜大怒喊一嗓子“着锦衣卫拿午门前执行廷杖”,一帮人便得挽袖子准备干活儿。
然而他入职后好几日了,并不见安排早朝,反倒是要审的犯人堆积成山。
时隔一年,诏狱的规模好似又扩大的一倍,饶是这样也人满为患,一路看过去还有许多的熟面孔,其中言官居多,大概又是冒死进谏被抓进来的。
直到正午用饭时,杨晋才从赵青口中得知——圣上跟着青玄道长到城郊长明观清修去了,再有几天才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