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后。”
柏桑淡然谢恩,不再言语,整个大殿死一般的沉静。
守陵臣子确定了,现在还差一名女子。
墨静殊的内心很是纠结,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前世得李慎偲相助避开了,后来又因避开而发生了很多令人不愿忆及的往事。
现在还要回避,还要躲开吗?
墨静殊没有挣扎太久,直接侧过身,行礼,请愿:“臣女请愿,自愿前往皇陵为先皇守陵三年。”
上一世的自己总觉守陵是件很可怕的事。一个人孤苦无依,如同圈禁一样的住在偏远的皇寺里,带发修行三年。不得见家人,不得与外界有所联系。光是想想,就感觉活到了地狱里一样。
直到重生,墨静殊才知道,真正的地狱不在于环境,而是心境。
就算真去守陵,也是好过呆在上京城的。
上坐的太后愣了一下,就是这一愣,便听闻殿中一人道:“臣子以为,此事不妥。”
说话的人竟然是柏桑。
墨静殊没有料到第一个反对的人会是他!
侧着的身子没有动静,很想知道他接下来会说些什么。
只要不与李慎偲沾上关系,其实去不去守陵都无所谓,她只是不喜欢处在被动的地位罢了。
“柏桑,哀家念你自愿请旨守陵不怪罪于你。墨家贵女本就是皇家未过门的儿媳妇,去守陵也无可厚非。”
没错,皇太后要她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让墨家的势力依到云王那。
而李慎偲更简单,娶到她就是赢得了一切,谁管她的名字是叫墨静殊还是蕴月呢?
髣髴兮,淡情铭心 13、难道你不愿意为先帝守陵
“云王此时病重,先不说墨贵女克夫这一不祥的名声,在云王病重之时,让未来的云王妃去守皇陵,只怕有损皇家声誉。还望太后三思。”
克夫?
墨静殊活了两世,才女,美人,什么虚名都担得,这克夫之名还真是头一遭听闻,竟然还是出自于当今第一文豪柏桑公子之口。
一口怒气。真是憋的墨静殊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只能闷在那。
太后原本平和的面上闪过一丝轻不可见的跳动。
墨静殊知道,这陵她是守不成了。太后不可能让一个有着克夫之名的女子去守先皇皇陵,那可是大不敬。
“工部尚书董由之女董淑媛出生时天降异光,蒙先帝赐字淑媛,臣子以为由此女守陵最为适宜。”
墨静殊低着头,余光撇见那角落青灰色的人影,莫名的牙尖冒酸,这柏桑平时清高,与人交流不多,看不出说话竟是这么刻薄,而心思也是如此深沉而黑暗。要不是上一世他守陵回来,向董由求亲,董淑媛那时已然订婚的事令她记忆犹新,还当真以为他是为先帝着想。而不是私心的让董淑媛陪同他一起守陵,再等着他去娶她。
仔细回忆,其实当年在殿堂之上,他也提过让董淑媛守陵,却是因为李慎偲和钟兰馨极力推荐户部尚书之女陈玉妍去守陵,才始董淑媛逃过一“劫”,而他也不用面对心爱之人琵琶别抱,现在她该怎么办呢?墨静殊的目光扫过上堂的一男一女。
“不妥,儿臣以为为先帝守陵是光大门楣之事,择人须谨慎,可由政绩更好的大臣中选择,如户部尚书陈尚书之女陈玉妍前往守陵就较为合适。”
李慎偲开口了。墨静殊冰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寒光。
“臣女认为慎王所言及是。”一直装贤良大方的钟兰馨也加入到了口舌之争中。虽然变化,但是该出场的人都出场了。
墨静殊自是不会错过,沉声道:“秉太后,云王虽病,但并未真如何,克夫一说实在勉强,臣女不认。另户部陈尚书之女今七岁出头,慎王虽意为好,但七岁守陵可不妥当,太后三思。不过,臣女以为慎王所说的由政绩来选守陵之人,极为可取,说起功绩,就连臣女内宅之人都听闻过钟宰相功绩极佳的美名。不若由钟宰相之女钟贵女守陵,或还是由臣女再者董淑媛前往,均好过陈玉妍。”
“墨静殊,你胡言什么。”钟兰馨会附言只是想在心上人慎王面前博一分好感,却不想被墨静殊直接拉下水。
“钟小姐,难道你不愿意为先帝守陵?”
墨静殊装着吃惊与无辜的样子看着一脸气的要吃人一样的钟兰馨,心中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