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静殊想到当初回上京城时,自己在南城的码头做的事,有些恍惚,明明也就才半年多,却感觉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
“好,两日后,子夜时,不见不散。”
李少棠点头,然后离去。
墨静殊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的紧张散去了几分,好歹成功三成了。
“小姐。”
暖玉走上前,墨静殊点了点头。
“明玥师傅来信,她已经在往上京城的路上了。”
听闻久去江南无信的明玥师傅竟然已经在归途,心中自然是惊喜的,算算日子,倒是差不多刚好!
“那真是太好了。紫呢?”
墨静殊有些奇怪,并没有看到阮紫。
暖玉一愣道:“紫姑娘和子夜啼去南巢了。”
墨静殊微怔,明知子夜啼去了南巢,却没有想到阮紫也一起去了。
“哦,对了,紫姐姐有信。”
说完暖玉便快步离去。
不多时,便送来一封信。
看完信的墨静殊愣在了那里半天。
脑中终于将一些零碎的事情拼出了完整的形状。
子夜啼,原来所有的一切传闻都是真的。
既然你有求于我,为何不直言呢?
墨静殊蹙眉,许久看着暖玉道:“暖玉,紫此去怕是危险重重,你拿了我的牌子去南巢。找南巢九王爷南清欢,见到他,告诉他,他是云殊山庄的首座,权力是至高无尚的。”
暖玉不明白墨静殊为什么会认识南巢九王爷,而且云殊山庄首座,她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么个职位。
这件事,墨静殊并没有向她做解释。实在是李少棠第一次在这云殊山庄见到子夜啼时,他说出的这个名字,当时她并不知道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思,要不是最近收到有关南巢的一些信息,又看到那个似曾相似的名字,她是万万也想不到,子夜啼不仅是圣堂堂主,还是南巢的断袖纨绔九王爷。
想来,那天他去皇宫,应该就是要和她说这些事吧。大修的皇位刚更新,不想南巢竟也在此时换新,希望她真的能帮上子夜啼,能帮上子夜啼,那么,就不用害怕他会为难谙尊了。
三个国家,唯剩北堂。
墨静殊步上最高的楼,目光所及是云王府的暖阁,犹见那日大雪纷飞时,他站在院中,两人隔空相望的场景。
只是如今,物是人非。
景香儿和李少棠的亲事订在了八月的六日。离着大婚不过十日,这李少棠也确实是够心急的。
而他的心急。墨静殊唇边勾出嗜血的笑来。他的心急,正合她意。
回宫的路上,墨静殊依旧坐了船。
巨大的船在护城河上并不显眼,因为这一天正巧了是女儿节,这古代的节日必不可少的便是祈福祭天。看着河面上飘荡着的一盏又一盏花灯,墨静殊心情沉重,想起那时李云偲“借”灯做灯的事。那一夜,他虽说了些让她不中听的话,但是此时想起来,心中却是甜蜜中夹着心疼。
明明喜欢着,却要推开。
仰头,看着满天的星辰,墨静殊愣了一下,此时天色尚早,想着除夕那天,曾在院中放天灯的场景。
一时心有感触,好在离了云殊山庄不远,于是让船停在了湖中,派了小船去府中取天灯。那时做了许多,那夜并未放完。
此时放灯,无关情调,只是单纯的祈福。人在没有方向的时候,将所有的寄托便放在了神灵的身上,墨静殊知道无用,但是什么都不做,更让她难过。
不久,仆人便取来了天灯。
墨静殊此时是宫里的打扮,系一方面纱,就地而坐,甲板很是宽敞,破浪和邀月守在边上,当有暗卫四面八方而护。
墨静殊取了笔墨,轻轻的在灯上写上,国泰民安。随后又写上,愿君与国长安。
落笔时,墨静殊的眼睛有点涩,或许是孕妇容易有情绪上的波动,但是,她还是忍住了,连写了好几盏天灯后,才取来火折子,一盏一盏的天灯慢慢的飞上天空。
如果说除夕那夜的灯没有被人看到,那此时的天灯,却是被全城的人都观摩了。
人们站在护城河边,惊奇的看着那发着光飞上天空的灯,墨静殊没想到会有这么轰动的事情。
毕竟在她看来,这东西并不稀奇,却忘了,这个世界还只是冷兵器时候。
回过神来的墨静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