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太后,一位母亲,待亲儿尚可如此狠心!试问我大魏的百姓子民,又如何能指望得到她的慈悲怜悯,休养生息,过上安稳的日子?”
果然,在商娇义正严辞的控诉下,陆长明的脸上,浮出一丝动摇的神色。他垂下眼皮,一双老眼中满是戚戚。
商娇的话,何尝不是说中了陆长明的心事?
这数年来,眼见黄石城中精壮男子被陆续征走服役,民生凋蔽,陆长明心里,也早已是忧惧交加,彻夜难寐。
所以,他又点点头,赞同地道:“商东家,你说的这些事,老朽或亲身经历,或有所耳闻,确然不假。你刚刚进城之时,想也看到了,咱们黄石城如今尚在的青壮男子,尚不及十分之一。没了他们,黄石城早已是民生凋零,人心惶惶。所以这些事,未尝不是老朽的担忧,城中百姓的担忧?”
可接下来,陆长明想了想,却依旧摇头道:“可商东家,老朽也为难哪。这条河道,连接着黄石城与济州边境之地,离宋境仅半日之距。若此河道现世,两国一旦发生战乱,宋军经由此河道而入,一日即可攻下黄石城!而城中的百姓,几乎连逃命的机会也没有!
可退一万步说,这条河道,却又是黄石城的所有百姓的保命之道啊!一旦大魏发生动乱或兵祸,秘道开启,城中百姓便可经由河道逃往济州,逃出边境,求得一条活路!”
说到此处,陆长明长叹一声,又道,“所以,自数百年前,几位族长的先祖们发现之始,就曾有过考量。最后经由几位族长的先祖们一致决议,将进入此河道的密道全部以砖石封堵。
数百年间,除了继位族长的几位族老之外,无论是城中同族百姓,亦或是族老的家人,甚至掌管黄石城的官员……均不知晓这条河道的存在。
便是到了裕丰五年的瘟疫,官兵封城,这样事关城中百姓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几位族老都曾秘道是否开启一事有过暗中决策。却因为当日几位族老一怕瘟疫蔓延,二正值河道涨水之期,故我们五人一致决议,宁死困死城中,亦没有启用秘道逃生……
而此时,东家你来相求,虽你有恩于我们,但睿王毕竟是公然与朝廷对抗啊!正如你刚才所言,睿王若事成,此事尚可揭过不表;可睿王若是兵败呢?那咱们这借道于你的城民,咱们这五大家族……岂还能平安无事?”
卷九 御风踏,弑血歃,伴君覆手倾天下 424、密道
第424章 、密道
陆长明的一席话,道尽了他的担忧,他的顾虑,商娇仔细听完,心中也确实有所理解。
但此时她已骑虎难下,睿王被困,生死未知;济州数十万军民,粮草告罄,杀马为食……
此时若她不能说服陆长明,让他打开秘道,放她运粮至济州,以解睿王之困,只怕睿王大军当真要被困死在济州城内!
所以,商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地想了一想,向陆长明笑了笑,驳道:“陆老,您错了。睿王本就为大魏宗亲、亲王,太后亲子,先皇亲弟,甚至一度也曾是先行的代宗皇帝议诸之选。可无论是代宗朝,亦或元帝朝,甚至被贬为三字诸侯王,之国济州,甚至被胡太后无端斥责、禁足,一度生活艰难……他为一国之安稳,也皆从无谋逆造反之心。
可反观今日,当权的胡太后又在做什么呢?弃万民生死于不顾,骄奢淫逸无度,大兴寺宇,征役万民……最后,甚至为一己私欲,不惜弑子夺权,另立新君!这到底是谁在谋逆,是谁在造反作乱,祸害百姓?睿王顺天应人,起兵造反,名为诛妖后,复宗庙,可难道又不是在解救大魏百姓于水火吗?此其一。
其二,古人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陆老你自然可以因为黄石城一城百姓,理所当然拒绝我今日所请之事。可陆老您可曾细思,睿王尚在,这大魏江山都已被胡太后搅得天翻地覆,民不聊生——若睿王起兵事败,身首异处,少了这大魏唯一可以制衡胡太后的人,呵……陆老,黄石城的百姓又能自在快活到几时?”
说到此处,商娇上前一步,逼视着陆长明,义正严辞地道:“更何况,陆老您想过没有,这宋国的军队,为何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睿王起兵这样重要的时刻,突然就杀入了魏境?而且,单单只围困了睿王?”
商娇的一席话,本已令陆长明心内巨震,而最后一句话,更是令陆长明心里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