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商娇_作者:谢知伲(853)

2018-02-02 谢知伲

  这一点,睿王方面的新军,与其后接掌的朝廷军,都无甚异议。

  却遭至尔朱禹部的将士们强烈的不满。

  一来,尔朱禹作为睿王的部下与同盟,所部的许多领军参将,皆是尔朱禹曾经的族人与部下,本就对宋国执敌对态度,所以当宋军助其消灭胡偌与胡沛华后,两军将士间就频发冲突;

  二来,尔朱禹部的上下都认为,现在睿王已拥兵七十万余,再加上全国各地前来投军的百姓与投诚的朝廷军队,睿王兵力上的优势,早已占据了上峰,实在不用再动用宋军相助,所以宋军的存在,变得可有可无——甚至他们认为。宋军的存在,反倒如一颗安置在睿王军队里的*,万一他们别有图谋,反倒危害军中将士安全。

  基于以上两点,尔朱禹仗着其在睿王面前的战功,频频向睿王进言,请求他送信于宋皇,令其撤走十万大军。

  而睿王尚在考虑之时,便已到了年关之上。

  于是,便有了两边军饷待遇不公之事。

  尔朱禹部的将士大怒,虽不敢正面与睿王叫板,却在暗地间,频频与宋军挑衅滋事。

  于是,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与内讧之后,宋兵将领,平王世子刘轩终于怒了。

  他冲到睿王大帐中,将尔朱禹部刻意向宋兵挑衅滋事的事情,向睿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汇报,并请求当场对质。

  尔朱禹被请往睿王大帐中,二人当着睿王的面,展开了激烈的对骂与交锋,其间甚至一度传了战俘,胡沛华身边的侍卫靖风,及元宸皇帝曾经的内侍陈长风等人入内……

  这一夜,谁都不知道,这二人当着睿王的面争执了些什么,只知尔朱禹出了睿王大帐时,已面色铁青,魂不附体,就连走路都摇摇欲坠,需着人搀扶。

  当夜,尔朱禹部的彻夜灯火通明,尔朱禹的大帐中,传来阵阵恸哭之声。

  逾两日,宋军请求撤兵,退回边境。睿王亲送十万大军,并请刘轩带回他亲笔手书之和表及送给宋皇的礼物,以示修好。

  年节之后,睿王再次整肃三军,开始挥师北进,直指大魏的咽喉——天都。

  而此次自请为先锋的,便是尔朱禹及所率部众。

  卷十 恩怨销,爱恨了,鸿鹄比翼入云宵 457、活着

  第457章 、活着

  此时的大魏朝廷,因为国舅大司马胡沛华及先锋胡佐被诛杀,四十万朝廷精锐之师被睿王所收编的消息传回魏廷,立刻引得朝中政局政荡,国势不安。

  没有了胡沛华这个左膀右臂,胡太后在朝中的势力顿时一落千丈,再想牵制朝廷大员,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乎,天都城中的朝廷官员虽不敢明面上开罪太后与小皇帝,却借故不朝,与睿王方面暗通款曲的便大有人在。

  而另一边,地方的官员与武装势力则没有了朝廷的牵制,从以前的观望,转变成了积极的投诚。

  这尔朱禹不愧是当年随大魏太祖皇帝西出尔朱川,平定天下的尔朱一族的后人,他自任先锋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半年时日不到,即为睿王平定了四方抵抗势力,对胡氏一族更是绝不手软,每攻克一处,必查族谱。但凡有胡姓族人,或与胡氏稍有牵连的官员,即满门抄斩。

  一时间,尔朱军的声名不胫而走,朝廷上下,无论大小官员,无一不人人自危,更与胡氏一族之人划清界限,以求自保。

  尔朱禹,以及他的尔朱军,俨然成为了睿王手里的一件利器,不仅为他横扫四方,荡平所有反对势力,更让胡氏一族陷入股立无援之境。

  而相对于尔朱禹军队的残忍的屠杀剿灭的手段,睿王的手段则相对温和许多。

  对于朝他投诚的州官或当朝官员,他皆不为难。受降之后,亦严令大军过处,不伤一官一民,除军队改旗号外,亦禁徭役,改税制,开仓放粮……对官员亦安抚劝慰。

  一时间,睿王受到大魏官员百姓一致拥护。大魏一些尚未攻克的州府,甚至还派兵亲往睿王军中送信,希望睿王大军早日入城纳降。

  半年时间,由南到北,睿王的军队便已占领了大魏绝大多数城池,一路打回了天都。

  此时的大魏天都城中,早已乱成一片。

  尔朱禹率先锋踏破河山,一路弑杀,浴血而来,与保护天都的大魏禁军进行了殊死搏斗,禁军战死十之七八,血流成河;曾经*巍峨,金碧辉煌的大魏皇宫,宫女内侍为活命无不四散奔逃,哭声震天,金银财宝、精美玉器流泄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