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她白天就多了一桩事,跟钱姐姐聊天,帮她望风。
她带着仙牛遛一圈后就带它们回来,先跟钱玉江认几个字,听她说说仪国的事,便坐在家门口吹笛子,看着路上有没有人过来。
有人回来她就换一个特殊的调子通知钱姐姐。
大青大黑和小灰也很乖,只要有曲子听,在哪都一样,围着她哞哞叫。尤其是大黑和小灰,原来还跟它闹闹脾气,自从大青头上长了包,它俩连牧草篮子都抢着帮阿漓拿——用角挑在头上。
“让我歇一会。”阿漓给大黑和小灰吹完一曲,揉着把头拱过来的大青说。
她在茅屋那儿又能吹出来一小节了,想试试。不过得歇一会,不然肯定上气不接下气。
大青便乖乖地趴在地上等着了。
“要是有人来,你们叫我啊。”她跟三头牛说着话,其实也不确定它们有没有这么厉害,只是顺口一提。
她自己还是看着路,微微出神。
从钱玉江那儿,她听说了一个不一样的地方。那里的上仙也叫人种仙草,但那是大家自己愿意种的,因为比种粮挣钱。钱玉江爹娘除了种自家口粮,就是种仙草,供了他们兄妹几个读书。
钱玉江说要不是兄妹几个都不是读书的料,看着读不出什么出息,爹娘咬咬牙还是会供一个读得最好的。
她这村里可不一样。村里只有几家有自己的田,其他人种的田都是朝廷的。据说这片地界特别适合种仙草,所以官府只允许他们种一小块口粮田,其余的地必须种仙草,每年听上仙的安排,让种什么就种什么。
每年上交都有规定的额度,交不齐的,口粮田也不给种了。而那个额度那么高,最后能落在自己手上的真是不多。庄户人家也用不着那些神奇的仙草,随便吃下肚不但不能长生不老,说不定还会烂穿肠子,只能卖给官府。到时候又会被压价。
阿漓也听村里人闲扯时说过,有的村子就不让种田,让养仙牛这样的牲畜禽类,也不好养。他们村今年的牛,就是从这些地方牵来的,也是发牛的时候才知道这事。
还有的村子据说不适合种仙草,上仙让他们都种粮。村民听村长说这事的时候还很羡慕,结果被村长毫不留情地嘲了一脸。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他们种的也是仙粮,上仙叫灵米灵谷灵蔬的,敢偷吃?不要命了!”
仪国的上仙多好啊。为什么大洛国的上仙这么凶?难怪娘和钱姐姐都要跑,如果是她她也要跑。
阿漓叹了口气,她是大洛国的人,出了村不会有人抓她,可是钱玉江跑不了,除非往山里跑。
可她还是在坚持挖洞,阿漓不知道要不要帮她望风了,如果逃到山里,肯定会被凶兽吃掉的。
关她的那屋是砖砌的,陈大头家在村里算是过得好的,曾爷爷辈起了砖房,听说原还要再起两间,那年收成不好,家败了,就没成。
钱玉江现在已经掏出个洞来,平时把挖出来的砖还按原样垒回去,再拖柜子挡住。现在让她望风,是在给出逃做准备。
粮食是别想偷多少的,本来就没多少,偷上两把就能发现。钱玉江现在是偷点零碎玩意,给自己缝口袋,做绑腿鞋垫,准备逃到山里时用。
歇够了,阿漓将两小节新学的曲子吹起来,大青听得摇头晃脑,头上的包似乎又大了一点,阿漓还是有点担心,村长今天已经问她是怎么回事了。
但没等她多想,小灰突然哞地叫了一声,用尾巴甩了她一下,她一抬眼,远远地见到一群人回村。
赶紧吹笛,连吹了几次通知钱玉江回去藏好东西,阿漓心里也诧异,天光还早,怎么一群人都回来了?
回村的人没回自己家,一起聚到了村长家门口,脸色沉得像挂了乌云。阿漓将仙牛带过去,坐在大青背上往里看,村长也沉着脸。
有人绷不住,坐地上哭了:“这可怎么办哟!今年交不上仙草,上仙把地都收了,可活不下去了!”
这一哭跟□□似的,引发了村民或哭或骂一阵吵闹。最后还是村长爆发了一声大喝才镇住。
“才一块地出问题,慌什么!”
阿漓不懂,看二丫跟几个小孩在外圈,便跳下牛背过去找她,二丫不乐意地一扭身:“问我干嘛。”
她不说,别的小孩可乐意说。一个拖着鼻涕的男孩就讲了:“村里下了种的地不出苗,村长带人刨开来看,种子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