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太夫人心软了,吩咐跟随的仆妇去把那两人带上。
至于今后的安排,她也一并交给了她们看着办。
王玉秀远不是乔太夫人想得那么简单。
任谁山穷水尽时遇到大救星,都会拼尽全力抓住不放手。
尚家人不曾刻意打听她的情况,而且尚永泰这些年将票号经营得风生水起,谁也不会与钱财过不去,想方设法与他交好,当然不可能讨人嫌地把王玉秀的事情故意说与尚永泰听给他添堵。
可王玉秀却不同,王家倒了之后,她带着儿子孙女混在平城市井,没少听人提起隆盛与尚永泰。
定北侯尚家对于晋地的百姓来说是定海神诋一样的存在,所以那些三姑六婆提起来也是充满崇拜与自豪。
“定北侯府的四老爷如今入股朝廷海上贸易,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机遇。”
“皇上肯用他,还不都是因为初代定北侯功勋卓绝,尚四老爷自身又能干非常。他们可是咱们平城人呢!”
诸如此类。
王玉秀对尚家的近况知道得非常清楚,就连尚永泰没有儿子继承家业这样的隐私也一清二楚。所以认出乔太夫人时,她心里已隐隐有了盘算。
因临近新年,不论是家中朝中还是票号里都有许多事务烦扰,乔太夫人母子两个便把这祖孙俩的事抛在了脑后。
至于其姝,家里的琐事本来也轮不着她管。反正她就是不要那个傻兮兮,连拿在手里的银子都不知道守住了,居然还给别人的徐小姑娘做丫鬟。只要她说不要,这整个定北侯府里,谁也不敢硬塞人给她用。
所以这事儿也与她无关了。
其姝这些天沉迷于一本书,是先前从互市上淘来的一本西洋书。书是泰西人所著,讲的是商业经营。她懂泰西话,但更多的是日常交流,这样的著作看起来颇有些吃力。于是埋头苦读,遇有不懂的地方,便用红墨标起。
好容易等到今日爹爹在家,便捧着珠宝似的捧着那本书往书房去寻他讲解释疑。
到了书房门口,迎面正碰上观言捧着一摞书册走出来。
其姝刚要招呼,就听到观言嘟嘟囔囔地说:“哼!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简直是找死!”
这是骂她呢?
其姝惊得书都拿不稳,差点跌在地上。
观言根本没注意到这边有人,蹑手蹑脚地走到一扇窗下,伸出食指在舌上舔了舔,然后在窗纸上戳了个洞。
其姝也蹑手蹑脚地跟过去,站在他身后,压低声音吓唬他:“好啊,你小子竟然敢偷看!”
观言闻声回头,见是其姝,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
不过他本来也不是什么老实头,当然不会因为这样就羞窘跑掉。反而笑嘻嘻地对其姝道:“五姑娘,你来的正好,快和我一起来看大型屠宰现场。”
啊?
不过几天没见,这孩子说的话她怎么都听不懂了呢。
越是不懂,就越是好奇。
当观言动手在窗纸上为她也戳了个小洞后,其姝便抛却了道德心,与他头并着头趴在窗户上偷看起来。
不过她还没有来得及把室内的情况看清楚,就先听到爹爹发出了一声怒喝:“这是干什么!”
“我,我……”
清清脆脆的声音里带着哭腔,话都说不完整了。
其姝听出来,这是王玉秀的那个孙女儿,乳名阿桃的徐姑娘。
她也终于打量清楚室内的光景,爹爹在书房的间里换衣服,那阿桃也在,她手上拿着爹爹的一条裤带……大概是想服侍服侍爹爹换衣裳。
“你回去吧,今日的事我不会跟别人说,但你以后也别再打这种主意了。北杂苑那里虽然简陋,但本来就是仆妇们住的地方,这身份是你们自己求来的,那还有什么可挑剔嫌弃的。至于常妈妈给你安排的活计,虽然没机会出头露脸,但也算轻松简单了。咱们家里规矩大,姑娘公子身边的丫鬟可不是光识文弄墨就可以胜任的。你既不会烹饪,又不会女红,账目之类的又看不懂,怎么到姑娘们面前服侍。你若真是想往上面走,少不得自己先把本事学起来。别再听你祖母挑唆,动这种贪慕虚荣的歪脑筋。”
这番话说得可是非常重了。
阿桃年纪小,面皮薄,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不是的,不是的,祖母不是您说的那个样子,我也不是。”她抽噎着辩解道,“祖母说您一定是对当年的事心存芥蒂。可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她也没有办法。而且这些年来,她一直对您有愧疚。如今又得了您的帮助,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回报。这才想让我来补偿您,他知道您没有子嗣,所以想让我我来为你生儿育女。祖母……祖母她是年纪大了,要不然她肯定会亲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