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吕择言都这样说了,在场又有这么多人做见证,他还能说什么呢。
这时候听得殷明意道:“好,既然如此,那他们现在就去面见太子殿下把事情说清楚。”
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吕择言也没有退路了,在场有这么多人看着,就算自己不跟殷明意去,那这消息明日势必也会在整个朝堂上下传开,自己以后也不要再做人了。
不过看着殷明意这般笃定沉稳的样子,他的心里还真有些打鼓,难道说这个殷明意真有什么证据,可是这种事情除非别人亲眼看到了,否则哪里来的证据呢?那呈给太子殿下的奏折,也是自己重新誊写了一遍的,是自己的笔迹,没有什么地方能够证明那奏折上的治水之策是出自殷明意之手。
怀着这般紧张忐忑的心情,吕择言便是和殷明意一起随着李大人去御书房请求面见太子殿下。
而此时,御书房里,司空景正召了朝中几位大臣商议有关于治理洪水的事情,而那本奏折也正在被这几位大臣传阅,得到了一致的称赞。
就在这个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了一个太监,对着坐在那里的司空景道:“太子殿下,翰林院的李大学士来了,还带来了吕侍书和殷编修,说是有事情要求见太子殿下。”
听了这话,不仅司空景讶异了一下,就连这些大臣们都是很好奇,因为他们刚刚看过的奏折正是出自翰林院的吕侍书之手,而那位殷编修呢,又是今年科考的状元,这两个人一起过来是什么意思?
“让他们进来吧。”这司空景也是猜不透他们这是何意,殷明意?那李学士怎么会带他过来,他可是司空澈那边的人。
就在司空景暗自猜测的时候,那李大学士已经带着殷明意和吕择言走了进来,三人俱是向着坐在那里的司空景行了一礼,然后又是跟那几位大臣见了礼。
司空景这才开口问道:“是有什么事情吗?”刚刚不是才让那吕择言回去吗?怎么才一会儿的功夫就又回来了?
“这个……”李学士也有些为难,不知该怎么开口,便是看向一旁的殷明意,“既然这件事是你提出来的,那就由你来说吧。”
司空景闻言微微皱眉,他们这到底是在说什么?
殷明意倒也没有推辞,转眸看了一眼其中以为大臣手中拿着的奏折,这才朝着司空景拱手道:“太子殿下明鉴,吕侍书递给太子殿下的这篇治水之策本是下官所想,是他偷抄了去,占为己有。这行为实在是有损一个读书人的气节,所以下官才要在太子殿下面前揭发这件事,不叫卑劣之人得逞。”
那几位大臣一听此言,顿时惊讶不已,有人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那写着治水之策的奏折,这竟然是抄来的?
那吕择言也是赶紧上前对司空景拱了手道:“太子殿下,殷编修这话纯属含血喷人,他根本就没写出什么治水之策,他不过是看我得到太子殿下的赏识,心里妒忌,故意诬陷于我。”
司空景此时当然是希望吕择言说的话是真的了,如果这治水之策是殷明意所写的,那自己还真有些不好办了。
但是当着这几位大臣的面,自己也不好太过偏袒谁,只是看着那殷明意道:“既然你说吕侍书抄了你治水之策,你可有什么证据吗?”
殷明意这时便是把自己手中拿着奏折举过头顶,道:“请太子殿下先看过我几日之前写下的治水之策。”
一旁的太监见状连忙上前接过奏折,然后转身递到司空景的手中,司空景略略一看,这上面写的治理洪水的办法的确跟吕择言的一模一样,司空景皱着眉头又把吕择言的奏折拿来跟殷明意的放在一起看了看,竟是一字一句都一模一样,除了笔迹不一样之外,其他都是一模一样的。
半晌之后,司空景才抬起头来看着殷明意,道:“这两个奏折上的内容的确是一模一样,一个字都不差,可这也不说明吕侍书就真的抄了你的,你说你的奏折是几日前就写好了的,可这也只是你说的,没有人能够证明。所以,吕侍书刚刚说的话也很有可能,你是故意在陷害他。”
那吕择言听了司空景这话,心里顿时放松了不少,听太子话里的意思明显是偏向自己的,有太子殿下站在自己这边,自己难道还怕他殷明意吗?
而这个时候,殷明意却是气定神闲地开口道:“下官的证据就是这一字不差的两本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