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宫_作者:阿琐(162)

2018-01-30 阿琐

  “她不能抢走我的儿子,绝不能。”

  王氏紧紧握了拳头,可儿子突然闯进门来问:“娘,皇后娘娘送给我的东西呢?”她很生气地说,“收起来了,你几时把书背出来再给你。”

  “可是娘娘答应给我了。”孩子不服气,也不愿和母亲争辩,转身道,“我去上阳殿告诉皇后娘娘。”

  王婕妤上前抓住了儿子,慌得面如菜色:“泓儿,你不许去,再也不许去上阳殿。”

  然而即便王氏看住自己的孩子,不让他再去上阳殿,可珉儿答应皇帝会为他照管大皇子,那之后时不时派人到书房去看一看,虽不亲临,但对项泓也有了约束。这孩子也愿意听珉儿的话,周觉不再出现后,他终于能安安生生地在书房里读书写字,待人接物也有了皇子该有的模样。一切都变得安宁美好起来,只有王婕妤终日惴惴不安。

  十月末,秦文月抵达京城,跨进京城的一瞬,不同于纪州的繁华富贵就让她大开眼界,站在皇城根下,巍峨庄严的城墙,叫她喘不过气来,进门后怎么走也好像走不到头的宫道,更叫人心里好不踏实,九转十八弯的,早已经迷失了方向。

  一行人路过太液池,远远看到了屹立在湖水中的殿阁,她多看了几眼,边上的宫女便客气地说:“秦小姐,这是上阳殿,皇后娘娘的,不过娘娘这会儿也在长寿宫里,等下就能见到了。”

  “我知道,曾听哥哥提起过。”秦文月微微一笑,拢了拢身上的妆缎狐肷褶子大氅。

  这是哥哥从京城带给她的,虽是从偏远的纪州来,可她身上穿戴的,都是眼下京城里最时兴的衣衫收拾,从离开纪州的那一刻起,她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从今往后就是京城人士。

  终于到达长寿宫,太后带着珉儿,还有淑妃、林昭仪等早已等候,虽说不至于为了一个小姑娘大动干戈,可秦庄才救了皇帝一命,太后自然要对人家的妹妹客气些。何况过去在纪州时,这孩子常常到家里来玩耍,也是看着她长大的。

  “太后娘娘,秦姑娘到了。”林嬷嬷一语罢,就有宫女引着妙龄少女进门来。

  秦文月款款而行,到门前,宫人为她脱下雪白的大氅,里头一身桃红色对襟襦裙,真真年轻姑娘穿在身上才合适。那恰到好处的鲜艳,喜庆明朗,不会显得太过妖娆,而秦文月那细长的眼眉,更是妩媚温柔。

  有宫女指引秦文月行礼,太后叠声笑道:“不必多礼,孩子,三年多没见,你越来越漂亮了。之前见了你哥哥,还提起你呢。”

  但秦文月端庄地行了礼,再被指引来向珉儿叩首,同龄的人彼此相见,终于看清了这位传说中的皇后,秦文月心里一咯噔,她才明白哥哥的赞叹不是夸大其词,兴许皇帝之前对什么女人都不上心,是因为没遇见漂亮的。

  “珉儿,这是沈哲舅舅家的表妹,小时候常来家里。”太后热情地向珉儿介绍着,一面吩咐林嬷嬷,“皇上得空了,请他来长寿宫,还有哲儿也是,怎么不见人影,文月可是他的亲表妹。”

  秦文月向皇后行礼后,便被引去淑妃跟前,她们是旧相识了,秦文月如从前那般喊了声:“小嫂嫂。”

  第104章 宫里的规矩

  淑妃面色一滞,本想偷眼看一看皇后的神情,又不愿在外人面前露怯,只能硬生生承接下了,笑道:“三年多不见,你可是长高了,文月是个大姑娘了。”

  秦文月甜甜地笑:“小嫂嫂还是从前那么漂亮,几时让我见见小皇子,您真是有福气。”

  这一声声嫂嫂,怪亲昵的,可偏偏要加一个“小”字。过去是为了区别淑妃与敬安皇后,秦文月的称呼是跟着沈哲喊的,在纪州时,这个小字是为了分清表姐妹,可是到了京城,意味就大不一样了。

  皇后才是正牌的嫂嫂,淑妃要比珉儿年长近十岁,这个小字,也就只能是地位身份上的差别。

  可太后似乎是习惯了过去的称呼,没有听出什么异样来,乐呵呵地说着:“我还总觉得文月是小孩子,一眨眼出落得这样亭亭玉立。原来你还没成家,你哥哥也是,太宝贝妹妹舍不得你嫁人吗?”

  见太后朝自己招手,秦文月上前来,先向皇后福了福,才坐在了太后身边,乖巧地笑道:“哥哥忙着朝廷的事,四五天也见不上一面,至于成亲的事,老太爷没了三年,我是在给爷爷守孝,才不谈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