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筠嫚虽然与众多妃嫔为敌,却并未亲手打杀哪一个,宁妃应该算是第一个。
宁妃见了穆筠嫚已经失了往日的淡然清高,若非宫人押着,她怕是要对皇后不利。
穆筠嫚推开几步,眉目平淡地看着宁妃,道:“你不该怨本宫,一切皆为你自作孽。来看你最后一眼,也是本宫念及你服侍皇上多年的情分。”
提到朱煦,宁妃忽而泪流不止,她仰天长哭,道:“情分?帝王情分?最是长情人,却是最薄情的人!”
穆筠嫚挥手,让众人退出去,只留了若竹在内。她问宁妃:“你到底想说什么?”
宁妃靠墙坐着,搂着膝盖哭道:“他只不过是对你有情罢了,对我们——你可知道当初我也有过一个孩子,若能出生长大,也该和皇子一般大了。”
穆筠嫚锁眉,道:“不可能,你小产这么大的事,本宫不可能不知道。”
宁妃仰头望她,切齿道:“你当然不知道,当初你怀小皇子的时候皇上将你视若掌上珍宝,我三番四次求他去看我,他只堪堪来过两次……”
穆筠嫚眯眼,道:“皇上是宅心仁厚之人,便是为本宫,也不会伤你子嗣,何况上有先皇太后,他更不会枉顾子嗣。”
宁妃低头,是啊,朱煦是重视孩子的,就是知道,她才会用手段邀宠,导致小产。
那时候穆筠嫚安心养胎,朱煦怕她因此郁郁,刻意使人瞒着她,遂不知此事。
后宁妃养好身体,朱煦似乎也没把宁妃的孩子放在心上,往后虽宠爱不减,却绝口不提孩子的事。
宁妃干净的指甲抓着地面,凄惨笑道:“他就是有意只把孩子留给你一人,如若不然,我的孩子为何没能出世!”
穆筠嫚默然片刻,道:“饮鸩酒吧,白绫难受。”
说罢,穆筠嫚就回宫了,后来她听说,宁妃是白绫吊死的,鸩酒还在。
作者有话要说: 主剧情里该说清楚的都说清楚了,后面交代一些就会把正文完结~
☆、第 120 章
第一百二十章
杨家树倒猢狲散,三司所罗列杨士谦的罪状多达上百条,人神共愤。朱煦亲批,判杨家满门抄斩,但罪不及其余族人。
也就是说,郭家兄妹被保下来了。
郭从理如今正是受人同情的时候,他也很机灵地摆出受害者的姿态,因此得了不少人的援助。这其中自然也有他自己推波助澜的作用。
魏长坤得知后觉着好笑,他也看出来郭从理是在给自己留后路了,生怕他过河拆桥。
魏长坤看破不说破,但郭从理还是要收拾的,虽一时间没想到好主意,也不急于一时。
回到家中后,魏长坤跟穆筠娴两个商议说,如何向皇帝进言,处置郭从理。
穆筠娴的意思是,让郭从理永不得录用,再把他打发会郭家老家山西那边便是,至于郭初雪……给苏绿梅自由身便是了。
魏长坤觉着可行,便入宫同皇帝说了此事。
穆筠嫚是帮着穆筠娴的,心知郭家两个孩子都是祸害,留不得,她一口开口,朱煦焉有不答应的道理,便从杨家案中“找”到了郭从理违法的证据,他也曾包庇过表兄弟欺辱良家小娘子,虽罪不及诛,却也不得再被录用,且罚他永世不得进京。
诏书下来之后,京城里对郭从理兄妹俩多有同情的人也冷静了不少,态度已经变成“毕竟是在杨家长大的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心性肯定也都坏了,郭初雪不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是早早打发了好”。
郭从理便料到会有此,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收拾好行囊,跟郭初雪两个连夜出京。
郭从理还担心会有人对他们兄妹下黑手,便没带着郭初雪走官道,而是走的小路去老家山西。
兄妹二人却不知道已经被人跟踪了,夜里郭初雪睡下之后,有人从窗户翻进来,生生将她捂死,郭从理觉浅,听到动静便过去瞧了瞧,便看见已经行凶完毕的苏绿梅。
极怒之下,郭从理也把苏绿梅打的头破血流。
酒楼里仿佛早就等着他似的,被惊动的店小二和客人纷纷出来观看,很快有人报了官,郭从理又入狱了。
虽然郭从理已经出了京城,他的事却还是传回了京城,详细过程知道的人不多,大部分只听说郭从理打死了人,有人愤愤道:“就知道是这样的畜生!不然怎么会反咬杨家一口,才放他归乡,就犯了杀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