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谣_作者:丛小岸(108)

2018-01-26 丛小岸

  但是裕阳大长公主眼眸中的平和太像青徽子,让她真真正正相信她已脱身于俗世烦扰。既如此,撇开朝廷政治的波谲云诡,她与裕阳大长公主亦不过是寻常的祖婆婆与孙媳妇。

  只是这位祖婆婆段位太高,纵然穆清期望能得宋修远祖母的喜爱,但她自知难以在裕阳大长公主面前耍小心机以骗得她对自己的信服。

  罢,顺其自然吧。

  宋修远像是悉数知晓她心中所想,开口道:“祖母适才的提点之意我亦听出来了。只是祖母性强,向来不喜阿谀谄媚之人。夫人不必忧心,从前如何,在此处亦如何便好。”

  话虽如此,但宋修远心底终究藏着一丢丢的自豪与欢喜,穆清人前人后显露出来的模样大相径庭,她私底下的性子,祖母定然也是喜欢的。

  裕阳大长公主走出厢房没几步,想起房里的二人,尤其是宋修远时时提防她为难穆清时的拘谨模样,竟捂嘴笑了。真是像极了他祖父。

  只是笑着笑着,裕阳大长公主突然想到自己已近古稀的年纪,着实不便再笑得同朵花儿一般,遂放下了手。

  将笑靥与花儿作比的风雅事,还是留给年轻人好些,省得老头子见到了又道她为老不尊。

  可她仍控制不了往上翘的嘴角。

  迎面而来的沈梨见裕阳大长公主面上的细纹里都氤氲着慈爱笑意,也跟着笑道:“老夫人见过郎君了?郎君带了小夫人回来。那小夫人天姿国色,眉心点的花钿真真好看。性子亦好。老夫人得此孙妇,郎君有妇如此,当真好福气。”

  闻言,裕阳大长公主恢复了神色,因知晓沈梨的古怪毛病,便指着沈梨的鼻头道:“同你说过多少次,看人莫只看皮相,殊不见最毒在人心。”

  沈梨缩缩脖子应了,侧身扶着老人回屋,还是禁不住心底对漂亮事物的好奇,问道:“夫人您亦是外头来的,可知晓小夫人的花钿是个什么方子?”

  裕阳大长公主笑道:“什么方子?人那是从母胎里带出来的,你便是寻尽天下所有的朱砂,都点不出来那样好看的花钿。”

  这些年裕阳大长公主虽远离京中俗世,但身边到底留了几个心腹。这几个暗卫谨遵其令,暗地里替她递了不少京城里的消息。她这般做的原因无他,不过是身为皇庭公主对母国的最后一点责任与关切。若非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她绝不会再出山。

  结庐隐世的生活很好,天下的荣华富贵她尽消受过,朝堂的翻云覆雨她皆体味过,夏蜀的灵山秀水她亦赏玩过,可那些都是年轻时的旧事了。而今她只愿久居于归云山间,安心当一个乡间小老太。

  这天下,终究是要交付于年轻人的。

  沈梨细细咀嚼着大长公主的话,忽而惊奇道:“我先前还道夫人您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不曾见过小夫人呐。原来竟是旧识,连小夫人面上的胎印都知晓得一清二楚。”

  裕阳大长公主思虑良久,笑了:“是啊,的确是旧识。”

  四年前她出山回镇威侯府替儿子儿媳料理后事时,知晓了明安帝的和亲旨意,亦听了不少关于蜀国琅王府郡主的传闻。十余年不见,当初仍需她扶植保护的小皇侄竟已开始算计起她的孙儿了。

  彼时宋修远初初弱冠,又逢父母俱殁,但并未沉溺伤痛之中,转而迅速地接管了镇威侯府的一切事务。出热孝后,又极快地远赴战场。她瞧得出来,她的这位孙儿已有独当一面的能力,颇具他祖父当年的风范。有些时候,比之祖辈,宋修远甚至更稳健些。是以她将府内后院的琐事交托与海棠后,不及宋修远班师回朝,便安心地回了归云山。

  思及此,大长公主复又叹道:“宋家的小子都出息着呢。”

  她尚未自负到觉得自己的孙儿能斗得过帝王心术,但宋修远想在明安帝的算计下保全镇威侯府,应不成问题。

  沈梨听裕阳大长公主这话前言不搭后语,心道老太太定是乏了,回房后迅速伺候着老太太睡下了。待向青衿交待了一应杂物后,便回了村子。

  ***************

  入夜,纵然行了整整一个白日的山路,穆清仍不觉得困乏,坐于院中望着山谷上的星星,眸色清亮。

  山间的灯火不若京城那般明亮如昼,是以此间星空,更显浩瀚无穷。

  宋修远从厨房端了盅驱寒的温酒,还未走近厢房,便见穆清坐在廊下抬首静静望着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