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小说 > 曾是惊鸿照影来_作者:薄樱姬(58)
晏袖先是把晏京带去他住的地方给哄睡了,然后才有功夫回自己的陶然居。白露早给她备好了热水,晏袖一进屋就去沐浴了。舒舒服服的泡了半天,晏袖擦着头发走出来在榻上坐好,这才注意到榻边小几上平平整整的放着一本纪东来的书,是她没看过的孤本。
白露走过来,见晏袖奇怪,于是解释道,“姑娘出去没多久,闻人家大小姐就让人送了这本书来,说是您托了她找的。”说着接过晏袖手里的布给她擦头发。晏袖拿过那书在手里,颇为珍惜的翻开一页,书中夹着的纸条就掉了下来。晏袖捡起来细看,闻人歌的字迹映入眼帘,\'闻八妹甚喜纪氏,偶然得此书,想来八妹需要,特地奉上博八妹一笑。另,元宵快乐。\'
晏袖失笑,他倒忽然掉起书袋来,于是笑着看起书来。夏至端着花茶进来,见晏袖正认真的看书,于是在小几上放下花茶,又去拨亮了灯焰,这才悄悄退了下去。
没多久就是殿试的日子,晏家又处于一种安静中,大家凝神等着,直到午后晏樾晏安坐着马车从宫门回来。
晏老太太到底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她安然坐在榻上,神色岿然不动。晏二老爷却急问,“如何?”两个人都说还好,邹氏也没再问,只是攥住了晏樾的手。然后大家各自散去时晏袖就听到邹氏说,“高中纵然极好,可你要是...也没关系,在娘心里你已是极厉害了。”晏樾很哭笑不得的应了,晏袖无奈,好似邹氏总对晏樾没什么信心啊。
殿试的效率很快,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就有人上门来报喜了,晏袖当时正好在晏老太太的寿康堂陪她在小佛堂诵经,闻得消息笑道,“祖母咱们出去看看?”晏老太太笑眯眯的点了点她,“你这小滑头。”
祖孙二人出了小佛堂,报信的人正喜气洋洋的等着,一见晏老太太就笑道,“问老夫人好,恭喜老夫人,府上多了位探花,也多了位进士。”晏袖正想探花是哪位,报信的人接着说,“府上四公子是进士第十名,七公子是陛下钦点的探花。”这可真是个好消息,晏老太太愉悦之下赏了那人不少银两,待那人走了晏袖轻笑道,“恭喜祖母成为探花郎的祖母啦。”
晏老太太笑着看她,“你这鬼丫头,且等着你哥哥给你包个大红包吧。”她顿了顿,好似带着感慨万千,“晏氏后继有人,我也不算辜负你祖父了。”
晏樾虽没中状元却也是今上钦点的第三名,前途一时无量,尽管晏老太太有心低调消息还是在贵族圈子传开了。消息传出去后,相识的人家都上门祝贺,这是礼尚往来的客气,也是关系不断交缠的象征。
邹氏算是扬眉吐气了,那之后走路都带风一样。相比之下桃李园就安静了许多,虽然同样都是进士,但第十名到底没第二名叫着好听。上门的人也不如晏樾那儿多,于是晏安屋子里这些日子都有些低气压,人人都不敢行差踏错。
又过了些日子,朝廷上的人事安排下来了,晏樾进了翰林院编修,而晏安在晏二老爷有心的活动之下做了邢台主事。
晏樾只是个小官,编修的意义却不一般,一般来说新科进士一甲都会先进翰林院历练历练,然后再酌情予以分配。所以朝堂对此有句暗语,说翰林院编修其实是内阁的预备人员。
后来晏袖从晏老太太这儿知道了就笑,“哥哥以后可是前途无量,不过现在是不是要给妹子一个大红包同喜?”这句话本是她玩笑之语,结果晏樾回去之后真的给了她一个两位数的红包。天知道她半年的月例也就如此了,邹氏知道了不得背后说她呀,于是连忙去退回去。
然后晏樾坚持不收,他们两个僵持了一会儿,晏绮忍不住笑了,“得了吧你,小樾给你是你够资格要,矫情什么收着吧。”这是善意却被晏绮说的像骂人一样,晏袖失笑着收回手里,“那我就收着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邵姨娘越发低调,晏樾三人仍然在追查邵姨娘所作所为,晏袖没事和谢信芳逛逛街,带晏京散散心。至于闻人家的人,晏袖很久没见过了,闻人笑和八皇子齐怀瑾的亲事提上日程,宫里开始筹备皇子大婚的事宜。然后晏袖得知了一件喜事。
晏袖吃惊的啊了一声,谢信芳赶紧捂住了她的嘴,四下看看无人注意这才小声嗔怪她,“这么大声做什么?”晏袖拉开她的手,“你都要成亲了我能不吃惊么?!不是你这丫头是说真的么?不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