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袖看着镜中少女白皙的肤色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幅身体她最满意的就是这份异于常人的白了,常言不是都说一白遮三丑么,她作为一个庶女,以后能嫁的人也不会太高贵,要十分的好颜色做什么。
晏袖行至二门,邹氏还没到,于是她安安静静的立在原地等着。大概半刻后,邹氏带着晏绮姗姗而来,她们两个进了前面那辆华丽一些的红漆平顶马车。
晏袖看着后面那辆同样平整只是外形朴素些的马车,她早就知道大约会这么安排,只是邹氏这心胸委实小了点啊。她也没多停顿,撩帘就上了马车。此次入宫只能带一个侍女,晏袖就带了白露一人。
千秋节其实就是皇帝的生辰,本来不叫这个名字的的,只是当今信佛,于是把佛生辰叫做了万寿节。
说到信佛,当今可真是十分虔诚的佛教徒。全国各地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寺庙上千座,京都附近的南华山更是建了全国最大的寺庙敬安寺,里面的佛像都是用金子铸成,据说里面还供奉了所谓的佛舍利,皇族和贵族都喜欢有事没事去那里进香以求庇佑。
晏袖正想着,马车就停了下来,然后马车外传来尖细的嗓音,“贵人们请下车吧。”晏袖就被白露扶着下了马车,宫城之内不准马车进入,所以马车外早早停着三顶青顶小轿。晏袖看着邹氏晏绮二人上了轿子,这才也慢慢坐了进去。
轿子稳稳的前进了大约一刻停了下来,就有颇为得脸的公公殷勤的走到邹氏身前道,“夫人来了,德妃娘娘遣奴才来此等您一来就带去流芳殿说话。”邹氏受用的笑开来,“让娘娘苦等了,公公请。”
晏袖默默的跟在最后面,她自打来此是第一回入宫,看着皇城之内的一派奢华精致犹感新鲜有趣。
东临在三国之间尚算优越,□□皇帝在乱世中打下了这片江山,当年的东临说一不二,北齐南辽都拉拢示好。但每一个朝代总有一两个昏庸的君主损耗江山国本,一晃这数百年下来,东临也变的不那么强势了。
小轿晃晃悠悠的停在了流芳殿前,晏袖不敢再看,于是恭恭敬敬的垂首跟在晏绮身后。殿外早有一名蓝色宫装的中年女子迎了上来,邹氏看到她笑容热络起来,“孙姑姑总是这样早。”
“夫人客气了,您是娘娘的亲人,奴婢怎好让您等着。”不得不说她很会说话,邹氏顿时笑的见牙不见眼。孙姑姑的容貌生的不算美丽,但神色亲切,柔和端庄,笑时更是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一般舒服。她转眼看到了陌生的晏袖,马上向她点头示意笑道,“这位就是八姑娘了吧?不愧是晏家女子,看着亲切的很呢。”
邹氏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自顾自和孙姑姑说着话进了流芳殿。
晏袖一进门就听到了一个温柔的女声,“天气这样热,二嫂一路行来想是晒到了,快坐下饮杯我宫里自制的荷花茶解解暑气。”晏袖偷偷看了一眼,只见一位穿着玫红色宫装的少妇端坐在上座,头上插了数枝精致低调的珠钗,整个人看起来清清爽爽的,很是和蔼可亲。
由于大太太身体不好,在德妃的请求下,炎热的天气里她总是会留在晏家别院避暑,所以一般这样盛大的场合都是邹氏代表晏家参加的。
“多谢娘娘爱护了,您这儿的花茶可是极好的,咱们自己做都做不成您这个味道。”邹氏客套了两句,转而夸赞起自己女儿来。晏袖瞄着德妃的神色,她虽然笑着在听,但眼中却有着不易发现的厌烦,但邹氏并未发觉,还顾自说着。
晏袖暗笑,邹氏这真是一门心思想送自己女儿当娘娘啊,只是不知这份一厢情愿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
高座之上的德妃心里不虞,这个二嫂还真以为自己是她的亲姐姐啊,居然还想插手陛下身边的事,简直愚蠢,怪不得会让庶长子生在自己儿子之前。
她目光扫视一圈,忽然发现一旁自打进来就存在感极低的八侄女嘴角不易察觉的笑意,于是她饶有兴致的打断了邹氏的喋喋不休。“八侄女在想什么?”
晏袖不防被点到名字,怔愣之下一时没能接上德妃的问话。邹氏被打断话语心里不大高兴,再看庶女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一时心头火起,“娘娘和你说话呢,愣着干什么?”
晏袖回过神来,连忙站起身来垂首道,“臣女只是想到了自己的手帕交,谢夫人在臣女处也是这般句句话都不离她,她总是和臣女说谢夫人嫌弃她,但谢夫人心里却是以她为傲的。臣女就想,天下的母亲大约都是这样一片慈母之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