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_作者:岁至闻汐(5)

2018-01-25 岁至闻汐

  唯一的变化是,这曲子比四年前更动听了,甚至,比娘弹得更好了。

  席间复又喧闹起来。

  画扇默默地松了一口气,摘下面纱兀自沉默着,任凭身边的姑娘们叽叽喳喳地分着赏钱。

  不远处,刚才还满口醉言的那位杜公子此刻却目若晨星,神采奕奕。凝视了回廊许久之后,他悄声吩咐着身边的小厮:“去问问那姑娘是什么来历。”

  然后,他收回了目光,面无表情地把玩着手中的青瓷酒杯。曲水流觞……这可真能扯呀,这姑娘怕是从未见过曲水流觞吧。不过这样的情景看起来不像是卖弄,无论她意欲何为,不得不说,这般急智还是不错的。总之,是个有趣的姑娘……

  还有黄奇甫口中的“猫腻”……

  一抹浅笑攀上了杜公子的嘴角。这个晚上,还挺有意思的,不是么?

  ☆、重逢

  夜凉如水。

  赏钱分完了,也没有人去过问画扇那一刻为何会奏曲。不是倾城的姑娘们冷漠,而是画扇自出现起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总是面无表情不咸不淡地迎着别人的笑脸或怒气,明明俐齿伶牙却惜字如金,对于自己的背景身世从来三缄其口只字不提。初时还有人逗趣想去问出个所以然来,可热脸被贴了若干次冷屁股之后,也只得悻悻作罢。

  久了便习惯了。毕竟这姑娘弹得一手好琴,又是主动找上门来的,何必为这么点芝麻绿豆大的不情愿折腾得不愉快呢。

  说起画扇来到倾城的场景,还真是让人称奇。别的姑娘多半是因为家境贫寒无力抚养,又尚有几分姿色才被送来这里从小教养的,可画扇,竟是自己找来的。那一年,她十三岁。

  那是某场平常的表演结束之后,大家惯常回到了梨园,卸妆收拾间,忽然发现有个个子不高却目光犀利的陌生孩子抱着一把旧琴站在门槛外。

  “这是打哪儿来的姑娘呀?”

  “跟着你们回程的马车印来的。”小姑娘的声音清脆而利落,“请收下我吧。”

  众人讶异极了,却不显声色,只是上下打量了一番:“身形不错,不过身量太小了点儿,面貌也太普通。你会跳舞么?”

  摇头。

  “那我们可帮不了你了。赶紧回家找你娘吧,这儿可不是好人家姑娘该来的地方。”

  “我会弹琴。”

  一阵哄笑。“会弹琴的姑娘多了去了,我们何必要收你呢?”

  姑娘也不多言,坐在门槛上在腿上安了琴便随手抚起来。一曲听罢,众人皆无言。

  在内堂坐了好久的琴师悄然来到姑娘的身边,轻轻蹲下身,温和地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要来这里?”

  “我叫画扇,来这儿是为了赚银子。”

  “赚银子做什么?你的家人呢?”

  “我娘死了。我要攒银子去京城投奔亲戚。我不会一辈子待在这里的。”姑娘的语气平淡,但措辞却尖锐得很。旁人还未来得及拿出抹泪唏嘘的神态,倒先禁不住抽了一口凉气。

  一旁的琴师却毫不在意:“如果我们收下你,你能不能好好学琴好好表演?”

  点头。

  琴师伸手扶起了女孩:“画扇,从今天起至你离开之前,倾城的曲便交给你了。”

  一旁有人伸手扯了扯琴师的衣角:“刚才那曲子确实动人,可这姑娘弹得也未见多好,这么做是不是草率了些?”

  琴师微笑着摇了摇头。不是她弹得如何,只是你们不曾听出这曲子里深切的渴望罢了。

  而这曲,便是流亭了。

  回廊边。

  一个人影徘徊了许久,却始终不曾上前或离开。

  “谁在那儿?”

  那个纤瘦的身影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叱问吓了一跳。不过这一喝仿佛给了她决心——有那么一刻她本能地想逃走,但最终定了定神走上前来。

  “请问……那个……画扇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温和的声音里夹杂着些许迟疑。

  人群中的画扇毫不动容地起身,毫不犹豫地离席,毫不介意地走到那人身边,也未曾停下,反倒是领着她离开了倾城众人的视线。

  不远处。

  画扇停住了脚步。也未开口,便静静地立着。不圆满的月色有些苍凉,夜风轻敲着树叶作响,之前还充斥着双耳的寿宴喧闹已然在很遥远的地方,时光像静止了,安静地垂侧在两人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