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_作者:岁至闻汐(80)

2018-01-25 岁至闻汐

  这是当初静妤还受宠时得来的赏赐。那时她向奇甫嗔怨自个儿在家闲着无聊,那黄家少爷便允了她去书房搬些旧书字帖。搬的时候也没怎么挑,不过是找了些犄角旮旯里蒙着尘的泛黄书册,越旧越好,只怕拿了要用的东西会惹老爷不高兴。待回了房打开一瞧,可算是把自己吓得不轻。还未等到机会悄悄把它还回去,却碰上了那回府报信的事端。一顿暴怒痛打之后,不小心再瞥见这本记满了黄家父子罪行的账册,满面泪痕的静妤忽然觉得它半分也不烫手了,反而似闪着亮光般,在提醒自己这是天赐而至的礼物呢。

  黄奇甫,老天总是有眼的,绝不可能让你一手遮天!

  多亏了云心不认得字,在后来那些几近禁足的日子里,一有闲余静妤便能拿出纸笔来小心翼翼地抄写这些账目。先时她还担心奇甫会发现书房里少了样东西,可如履薄冰了几日之后却也渐渐胆大了起来——瞧这账册泛黄蒙尘的模样,想必是多少年没人翻阅过了,原又是藏在不起眼的角落之物,一时半会儿间怕是谁都想不起来去寻它罢。

  纵然时光零零碎碎,半个月下来也算是抄誊得七七八八了。待云心带走了自己的绣囊,悬了许久的心思也总算放了下来,可静妤却没有长舒一口气的松快感。原本冰冰凉凉的心头仿佛燃起了明亮的小火种,即便她并不知究竟会有怎样的惊涛骇浪,却仍不免心生期盼。

  老天啊,齐家已经受了这么多的苦,这回可否网开一面勿再伤他们了?静妤受苦不足惜,可这黄家如此作恶,难道不该受些惩罚吗?

  日光渐渐斜了下去。泛红的金色照在清理干净的红木桌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静妤愣愣地看着这片迎面扑来的光,若有所思了好一会儿,终是绽开了甜美的笑颜,欢快地跃出了暗沉沉的门槛。刚进院子,就见到云心轻巧的身影盈盈而来:“姨娘,全办妥了。您的绣囊这就去京城啦!”

  ☆、送别(1)

  七月十二,京城永定门外。

  城墙边上的阴影中安静地立着两个身着粗麻衣裳的人影。一个高大挺拔,头发松散且凌乱,背手而立,面向明月;另一个瘦瘦小小,身上似背着一个沉重的木箱,左顾右盼间还不忘和身旁的人絮絮叨叨:“少爷,眼下这进城出城的盘查可比我们来时严谨多了。难道一会儿我们还这么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不成?”

  “难道你还会飞檐走壁不成?”少爷的话虽是逗趣之语,可他的声气中却没有半分欢喜。

  淡漠气氛随着冰凉的月色四处弥漫,小离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才七月天气,怎么夜里就冷成这般了呢。

  可那少爷却丝毫不曾察觉凉意,他只是静静地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京城毕竟京城,即便此刻暮色已沉,了城门附近仍有不少车马行人来来往往。进城者有的满怀憧憬,有的面容麻木。看着往来人群,常秋心中忽生出几分时过境迁的感慨。当初自己来到这里时分明是踌躇满志的,两个月中也未惹出事端也不曾遇上挫折,兜兜转转忙忙碌碌,这会儿终于到了可以平安离去安心归家之时,可是为何心里头却空空落落的呢?

  “是她罢!”

  常秋不觉一惊。小离这一声唤简直像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一般,一针见血、正中下怀。这家伙何时竟如此聪明了?他不由得转过头去瞧了小厮一眼,却见他正用力地朝北面挥着手臂。而往那个方向的不远处,一个婷婷袅袅的女子正缓步而来。朦朦月色中,女子一袭黄衫,清丽夺目,与倾泻而下的月光相映成趣,脱俗出世,远远看去,简直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常秋看着不觉痴了,也不知迈步去迎,便这么愣愣地立在墙根的阴影里,瞧着远道而来的姑娘一步一步走近,最终定定地立在自己面前。

  细密的静谧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画扇仰起额头,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深眸,探寻的其中深不可测,以及星星点点的颤动。这双眼同自己初见时一样引人至深,灿若晨星却深不见底,只是此时此刻,里头还满溢着切切的留恋。那是因自己而起的罢。眼波流转间,女子渐渐扬起了唇角。这一回,她不想再感怀神伤,只是笑着瞧着,然后努力地记下这张曾让无数女子倾倒过的面庞。哪怕未来无缘再遇,可至少不会轻轻易易地就忘却了。

  更何况眼前这男子还曾说过,他是真意待我呢。

  女子含情脉脉的笑颜美得如同盛放的夏莲,常秋一不留神便沉醉了下去。直到身旁的小厮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角,轻声急促地叫着“少爷”,他才幡然醒悟,然后垂下眼去,不自在地扯了扯身上破旧的衣裳,闷闷地开口道了一句:“我该走了。今夜能见到你便是常秋最大的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