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人_作者:简梨(271)

2018-01-21 简梨

  “可现在天气真的很冷啊!咱们刚来,物资也保障不上,现在都不顾的祖宗冬季修养的规矩,很多士兵都猎狐狸兔子,剥皮做皮裘保暖。出兵,不行的!”多铎带兵打仗一把好手,他不是只有勇武而已。

  “冷啊?我有办法。上次和咱们见面的明朝使臣还有联系吗?听说他们那里有烈酒和一种叫辣椒的东西,最防寒保暖,买些来。明朝当官的,就没有不贪钱的,不要吝啬金子,喂饱他们。边境还有来往的客商吗?他们那里有棉花,也多多的买来做棉甲。若是咱们族里的妇人不够,就雇小部落的蒙古女人。一定注意保密,旁人问起来就说是为了越冬准备的。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多铎,最好的机会。等我当上汗王,马上和明朝交涉,让他们拆除京观。我会向父汗一样征服汉人的土地,到时我们也筑京观!”

  多铎放下愤恨,慢慢听进去了多尔衮的话。多铎相信他的哥哥,也相信自己,他们从小练习骑射,弓马娴熟,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草原上的事情太远,暂且不表,这座京观倒真是震慑住了大明的官员。

  “挫骨扬灰不算,还尸首分离,砌了京观。镇国公主手腕之铁血,天下无出其右者,无出其右者!”有人抱怨柳娘手段太过暴烈,不过他们也只敢私下嘀咕,还要嘀咕得小声些。锦衣卫和东厂是京城特产,一个不小心,就要请他们去诏狱详说了。

  “大姐姐,关外传来消息,曾经出走的满族旗主多尔衮又回到故地,准备重整建制。我们要不要出兵?”太子问道。一举剿灭困扰大明半个世纪的满人,皇族、中央、大明军队威望空前,先前各地还有些小型暴乱,现在都销声匿迹的。每位布政使送上的奏折更是一片太平,态度更加谦恭了。

  “太子的意见呢?”柳娘反问。

  “若是出兵,大明历经数次大战,伤亡惨重,将士疲敝不堪,对着一冬没有战事的多尔衮等人,太过吃亏。关外乃不毛之地,就算占了,也只能以夷治夷,耗费大量军饷、士兵攻打,不划算。若是放任,等多尔衮站稳脚跟,会不会学他的父汗,再次骚扰边关。满人向来桀骜,别咱们心怀仁慈,倒养成了白眼狼。”自从皇太极先恭后狂,傲然起兵之后,太子对满人就再也不信了。

  “太子所言有理,既要伤亡不大,又要取的成效。这样吧,今冬先不出击,多尔衮占领故地也要废些功夫,挑拨蒙古人去,他们草原上也没有父死子继一说,鹬蚌相争,咱们才能渔翁得利。开春之后,再挑选将领推进北方防线。谁说打下来的土地没用,到时迁徙百姓过去就是。具体等一下再议,先说封赏吧。”柳娘顺势定下了之后的军队政策,太子拱手认可,群臣也没有说话。如今柳娘担任的是皇帝的角色,她的话就是圣旨。

  “公主殿下所言甚是,如今军中上下都盼着天恩呢。”温体仁笑着出列。

  这话有讽刺武将居功求赏的意思,柳娘却不置可否,道:“户部和兵部抓紧,把阵亡的抚恤先算出来。赏赐士兵的银子,等多尔衮占据故地之后,发国书给他,让他出。户部先用今年湖广的赋税垫上,等多尔衮赎罪的银子来了,再挪回国库。”柳娘已经默认多尔衮继承后金汗位,作为大明番属。太子有句话说的得对,那些满洲占领的草原,他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移民过去,那里的自然条件也只能做牧民,等到百八十年,又是新的游牧民族产生。现在不可能一蹴而就,标本兼治,缓缓图之,多尔衮还有用。

  “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咱们在京内都是受益者,诸位大臣可看好了,不要让小人动了抚恤银子。若是有丝毫差错,孤绝不宽宥!”太子冷声道。以往大战之后,武将求抚恤都要走文官的路子,从现在起就板正了,再有这样的事情,太子不吝啬杀人。

  “若有,都拿头颅来见,反正已经建了一座京观,再建一座,也让太/祖他老人家在地底下瞧瞧,咱们这些后人的风采。”明太/祖也是反贪的先锋军,手段酷烈,量刑严苛,但他都没有堆京观的,最多凌迟啊。这两个谁更残忍,还真不好说。

  朝臣们恭敬应下,太子的话能打打折扣,镇国坤仪公主的话,他们一个字也不敢马虎。

  “此次大战,诸君劳苦功高,都应封赏。孤与大姐姐商议过后,定了大致,先与诸公说说好消息,大礼待礼部完善后再行。”打完棒子,该给甜枣了。太子让他的贴身内监王宁宣旨:文官中,李标封伯爵,号文节;温体仁封伯爵,号亮节。文臣中封爵的就这两人,剩下的大头在武将。孙承宗封公爵,号定阳;祖大寿封侯爵,号靖远……还有许多武将封爵升官,不再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