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呆愣了下也反应过来,脸上很是惊喜,“如果我们预计的没错,这个可以种,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多种些花生黄豆。”
“那行,你算一下要用多少的绿豆,我去问价钱。”刘父点点头,严父计算这方面比他要好。
见两个大人听进去了,古青娅松了口气,转而跟刘冰冰去看其他的东西,她仔细想了下自己昨天晚上在藏书阁看到的内容,尤其是那叫玉米和土豆的东西,不过遗憾的是,没有发现,难道说跟那地瓜一样是外来的,还没被人发现带回来?
不一会,刘父走过来,脸色并不怎么好看,“绿豆比想象的要贵,一般的一斤要四十文,好的要四十八文,比肉还要贵。”
听了这个价格,古青娅也忍不住咋舌,这东西那么金贵,难怪没什么人吃得起,不过这也变相说明,他们要是种出来的话,就算价格再降低些,绝对能赚上一笔。
“那咱们还买不买?”刘冰冰小声地说道,在这里感觉不咋自在,一直不买,活计已经盯了他们好一会了。
严父和刘父商量了一阵,决定买,不过刘父带的钱不够,要找严父借,他们大致算了下,一亩地就买两斤绿豆,间种花生,以免到时候血本无归。
而刘父狠下心,决定种五亩地,严父想了下也打算意思下种个三分,两人凑了钱,买优质的绿豆,买了十三斤,多余的把坏的以及补种的量都算进去的。
刘冰冰眼睛盯着那麻布袋子,有些心不在焉的,这十几斤,可把家里的钱花去大半了,好在爷爷***药钱已经留出来,要不真够头疼的。
解决了最重要的事情,两对父女这才慢慢逛起来,不一定买东西,但是看看天香县和三化县的差别,回去也有个说嘴,总是个见识不是。
古青娅还牢牢记得古氏的吩咐,寻了家差不多的布店就进去,古氏要的细绵布有,木棉花做的也有,她分别拿在手里仔细感受了下,觉得还是细绵布更舒服,不过木棉布也是可以考虑做衣裳的,比粗麻布舒服。
除了古氏要的量,古青娅也另外要了一点,准备给自己和青茶青禾做几件亵裤,毕竟贴身穿,常换洗才好。
刘冰冰不明白其中的区别,古青娅仔细地给她说了,“这木棉布肯定不会贵,比粗麻柔软又不如细麻凉爽,但跟丝绵是完全不同的,以后碰到了,可要仔细分辨。”
“这木棉花我们这边好似没人种,以后也可以种看看,拿来练习织布也不错。”刘冰冰想了下,木棉花知道的人不多,也是这几年才从北方传来的,这边还是以种桑麻为主。
“这是个不错的想法。”毕竟收购蚕茧的价格实在高,在地里种些木棉,收获了拿来练手,布也实用,怎么都划算的,“等会我们看看,若是有种子,可以要一点。”
刘父和严父听着两个小姑娘的谈话,不由相视而笑,也没有拒绝这个想法,对于他们这种家庭来说,但凡能够自产不花钱的东西,都是尽量去做的,收获值得辛苦付出。
最终刘冰冰买了半斤的蜜饯,看成色是很一般的,说给刘爷爷刘奶奶配药吃,其他人也能尝一两个,满足了她的想法。
见状,古青娅也跟着挑了几样,分别包好,至于严青茶心心念念的冰糖葫芦,她就不买了,那东西都过季了,没见人在卖了。
这趟出来买到了绿豆也算值得了,而四个人对天香县县城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下次再来也就有经验了。
…
第90章 春分
此时已经过惊蛰十天左右,再过个几天,就是春分了,而已经浸泡发芽的稻种,过了春分就要播撒到田中,用竹子稻草等物制作草帘覆盖,以防寒保温。;
地里到处都是披着蓑衣忙碌的农人,严父将自家的弄好,又去给刘父家帮忙,经过了去年,两家现在的关系更好了。
而今年好巧不巧的是,二月初二正好也是春分,这一天大人很少有下地的,即使有也早早地回来。
古氏带着儿女在厨房里忙着,又是做米,又是烧鱼蒸饭的,这是为了祭土地公的,下午还要到河边祭龙王。
与大人们的忙碌相比,孩子们却是有些兴奋难耐,即使给大人打下手也有些心不在焉的,因为今天是春分,春分竖蛋,是孩子们难得的一个游戏,也是一个孩子之间的比赛。
将做好的熟食放进食篮里头,又放了蜡烛线香还有叠好的纸钱,才由严父和古氏挑着去土地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