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测,藏书阁出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读取里头的书籍,应该是有条件限制的,不能任意挑选里头的书籍。”姜荣安说出自己的猜测。
“荣安,你运气好,可要好好把握,藏书阁里的书籍,你尽可从中汲取充实自己,在一飞冲天之前,是需要长期的积累的。”
众人说了些恭喜勉励一类的话,就没有再细问发现的过程,转而就开始进入感兴趣的小组进行交流学习,既然是交流学习,在自己的所在世界引用仍旧要注明引用何人,即使只是代号。
姜荣安看了看,就进入教书先生所在的小组,这里主要是探讨四书五经的地方的。
很奇怪的是,即使世界不同,但是在最初始的圣人等阶段,都是一样的,连人名或是著作都没有改变一点。
后面的历史不同,只不过是在某些个关键点拐了个弯罢了,但真的要去查,却是查不出来。
姜荣安一般不说话,他的学识还不够,他只看,思考,然后理解,实在是理解不了才会提出问题,而小组内的众人也都会给予解答。
退出系统,关于古青娅给自己看的女德,姜荣安终究没问出口,接触的多了也能发现,大部分人对女德都是没怎么特别了解的。
也很明显的,这个聊天系统内没有看到异性,也不知道是系统的选中标准就是这样设置的,还是有别的因素?难道说藏书阁的拥有者都是女子?
姜荣安不去想这个,因为没有答案,倒不如好好地思考如何将古青娅给留住。今天的对话让他明白,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姑娘,肯定也有所察觉,若是特意远离,现在的他也是无力。
是有更好的办法将两者绑在一起,只是这适合吗?终身大事可是很慎重的。
…
第119章 舅家
成亲已经是姜荣安想到的最好方式,所谓的夫妻一体不是没道理的,双方都是拥有秘密的人,更加的有安全感。;
仔细想来,成亲是利大于弊的,而其中主要的阻力也是来自于自己这边,或许自己接下去这个阶段要努力的就是他们两人的关系给定下来。
心里有了打算,姜荣安觉得接下去要做的路都顺许多,许多事情也有了具体的想法,在府城待了些天,也是时候去见一见大舅了。
卢家在府城曾经并不比姜家差,在卢母还小的时候就与姜家定下了亲事,只是花无百日红,卢家终究走了下坡路,反观姜家却是越来越好。
卢家嫡支的子孙少,只有卢母和卢大舅兄妹两人,好在卢大舅还算争气,考中了举人,不过因着性子的关系,并未有官职,更是连个教谕的位置都没,办了一家小学堂,平日收些束,日子也不错。
幸运的是舅母温氏是个精明的,将整个家经营得很好,做了小生意后来买了不少田地,如今家境在普通人中也算殷实了。
“舅母。”姜荣安手上提着不少的东西,有从三化县带来的布匹,还有一些特产及刚买的两坛子酒。
温氏正坐在廊下绣花,抬头看到个眼熟的少年在叫自己,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脸上闪过一丝惊喜,“荣安,是你,快,快进屋坐,你舅舅还在给学生上课,你先等会。”
“舅母,不忙,我吃了才过来。”姜荣安见温氏要往厨房里去,忙喊道,就怕她煮了点心的,等会又吃午饭,这可就撑了。
“那我烧壶水泡茶,你舅舅找人买了茶叶自己做的,你可尝尝。”温氏笑着说道,进厨房忙去了。
姜荣安坐着,打量着屋子里的装饰,打扫得很干净,而且从各种摆设看得出来家境尚可,看来姜家应该不至于给舅舅家难堪才是。
卢尚棋从学堂里回来准备趁着歇息的时候换件衣裳,进门就听到妻子的声音,以为来客人了,一看竟然是远在三化县的侄子,欣喜得不行。
联想到最近府城的大事,卢尚棋很高兴,“荣安,你来了,可是参加院试的?”
姜荣安起身,点头道:“舅舅,是的。”
“孩子他娘,你中午多做两个菜,我和荣安喝一杯。”卢尚棋很高兴,拉着姜荣安的手,“荣安,等会跟舅舅去学堂,考校考校你的学识,正好我这也有两位学生也是进入院试的,你们可聊聊。”
从住的地方到学堂并不远,不用一刻钟就到了,学堂里也请了个夫子,主要是教启蒙的,一进去就听到孩童那朗朗书声,转了个回廊,就是卢尚棋在教的学生,年纪大都在十几岁,与姜荣安相差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