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婆婆无语地看了方氏一眼,“本来我还怕你想不开,现在倒是不用担心了。”
“那还真是多谢你操心了。”话里带着淡淡的笑意。
两个老子坐在一处,聊了各种话题,年纪大了,也没必要再像年轻那会为了什么而避而不见,人生苦短啊。
太来村大半个村子都是严姓人,严承回来又没多加掩饰,这些消息都是传得很快的,大部分都是看热闹的。若是就严承一个人归来,只怕大家都是欢喜,但是当他带着一对母子,大家就朝着另一个方向期待,正室与外室的斗争,从来只在说书人口中得知的啊!
但显然的,里长并不喜欢这样子的事情,影响太差,不由又想到过年前那古家人来闹事的情景,怎么什么事都有严木家的份。
尤其是严承放话要休了方氏的话,让不少人暗地里在赌成功的几率,而严承将这个事闹得人尽皆知,对年轻人的三观是非常差的。
小地方的风气,总是要好一些,即使有人跟严承一样外头有人也是养在外头,还是悄悄的掩人耳目的,并不会这样明目张胆地提出来要扶正。
所以,里长觉得有必要为这一事开一个宗族会议,针对严承是否恢复户籍的事的,这世上不可能好事都在一个人身上而不用承担任何后果的。
第141章 心计
既然决定了因严承要开一个会议,接下去要做的就是通知各位严家有些许威望的老人才是,不过在做这之前,要提前跟方氏他们透个气。
里长并不是那老糊涂的人,也不会因为严承是严家人就偏袒他,他只讲道理,站在有理的那一边,至于得罪人,这些多年过去了还怕什么?
别人或许不清楚严父家的几个孩子如何,但是里长不同,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严青禾古青娅在县太爷那边能排得上位,而且古青娅去年救的那个小少爷,可让人不敢小瞧。
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原因,里长认为自己该做的必须去做,至于结果如何,那就是他不能控制的了。
只不过在里长要开会议之前,严承带回来的倩娘却做了一件令全村人几乎要掉眼珠子的事情。
她带着她那年幼的儿子,从村口往古青娅家的那条路,走三步就跪一下,有人围观的时候,泪眼婆娑地说要请求方氏原谅。
途中无意间意外,母子两人摔了下,手心都擦破流了血,母子俩就边哭边跪,这一下子,吸引了更多人看热闹。
而见人越多,倩娘就哭得更起劲,还说类似她不要名分,只求陪在孩子身旁长大,什么她给方氏做牛做马的话,反正将自己给摆在一个极其低下的位置。
村子里的人何曾见过这样的场景,都觉得像看了一场大戏似的,尤其是这个女人又表现得那么的可怜,与之相对的,方氏的形象就变得恶毒起来了。
“姐姐一定是生老爷的气,生我的气,我会一路跪倒她面前请求她原谅的。”倩娘听着周围人的窃窃私语,伸手抹了一把眼睛,眼泪流得更多了,而那孩子已经在抽噎着了,脸色都有点难看。
人天性里对于孩子都有一种宽容和怜惜,看到那个孩子这样,就有人不忍心了,开口道:“我说你别跪了,没看孩子都要不行了吗?”
倩娘手无足措,有些慌张地说道:“我苦命的儿啊,可是我已经许下承诺,怎能中途放弃?”
“真是可怜,要不我们谁去帮忙说一说,让方婶子也别为难人家了。”人群中,也不知道哪个妇人说道。
倩娘也很配合地抬头,可怜兮兮地看着周围的人。很快的,就有人在说是不是大家一起去,毕竟方氏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难以相处的人,这也是大部分人都相信倩娘可怜她的原因之一。
刘母觉得奇怪,自己回家必经的路上怎么围着一大群人,走近了一听那些话,整个人顿时要炸毛了,这个女人怎么那么恶心,竟然企图煽动村人去逼迫方氏来接受这对外室母子?
她看了下围观的这些人,一个一个地记下,一个村同住几十年的人,竟然比不上一个才来村子两天的外来人,未免也太叫人心寒。
眼看这些人真的要往古氏家走,刘母忍不住了,“你们是傻还是装傻,没听明白人家在把你们当枪使吗?”
“同村住了几十年的,还是你们中一些人的亲戚,你们也做得出来这种事情,想一想要是你们的女儿遇到这样的事情,难道你们也兴高采烈地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