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以后,就进入春季,都是咋暖还寒的,雨量增多,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与严青禾他们男孩子相比,古青娅就不喜欢跑动,鞋袜裙脚都容易湿,很是麻烦。
与去年的干旱相比,今年看起来似乎风调雨顺的,桑叶长势非常的不错,出了上元节,古氏就往吴家跑了许多趟。
起初古青娅还留在家里,最后她和刘冰冰都被抓着跟在一旁学习,无非就是蚕室、蚕筐蚕架之类的布置。这些在古青娅和刘冰冰看来没多大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却是有很大影响的,尤其是像冰玉蚕丝这样的娇贵的。
古氏已经知道吴家给冰玉蚕丝找到一个好路子,今年冰玉蚕丝的规模肯定是扩大无疑的,除了去年那些蚕室,其余的也都被挪用,只剩下少数的几间来养殖吴家一直养着的老品种。
每天要被塞不少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吴家还找了许多口碑不错的人,男男女女都有,年纪更是参差不齐,这些都是熬蚕很有一把手的,而古氏每一天要做的就是,在冰玉蚕出蚁前,将一些注意事项和心得告诉这些人。
而方氏不在,这家里的不方便之处就出现了,严青茶和严青朴没人看管,严父也要忙地里的事情,最后,他们两人就被打包去了刘家。
刘爷爷和刘奶奶人都和善,一直都在家,帮忙看着两个小的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不过所有的人中,变化最大的要数古氏,她本来就是个不善言辞,且性格温和甚至有些软糯的人,被吴家委以重任之后,不得不挑起这个担子,这些熬蚕的人都要归她管,听她命令。
渐渐的,她身上多了些别的气质,渐渐有了管事的模样,也从吴家派来协助她的人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第153章 相看
古氏身上有变化,最先感受到的是严父,作为枕边人,即使白日交流少,晚上还是要共枕的。不过严父不是那种容不得妻子有变化的人,他只是寻思着,自己会不会被比下去,变得配不上她?
很多时候,想法会决定选择,选择决定结局,严父选择重新跟儿子读书,他少年也曾识过字,却放下许久,重新拾起难度也不是很大。
古青娅见状,就将藏书阁内的书有选择地再看一看,告诉严父一些农事蚕桑方面的事情,比如去年的堆肥,经严父和刘父的手,又经过改进研究后,今年已经有人过来探口风了。
她心思玲珑,看得出母亲的改变,父亲担心后的上进,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好的方向而去,同心协力,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藏书阁中她能够接触到的书架已经越来越多,书都要看不过来,古青娅只能有选择地阅读,与此同时整理书架,单独整理几个出来,都是她读过,且觉得很有用处的。
她觉得很多东西有道理,推广来也能有很大的用处,不过却局限于目前的身份和地位。若是换成县太爷,一句话下去,所有人都会照做,那地瓜会普及开来,不就是当地官员们的功劳吗?
所以只能慢慢来,循序渐进,总有那个机会的出现的。
“青娅,有亲戚给介绍了个人,大家都觉得不错,约好了在街上见一面,不如你陪我走一遭?”严素锦过来找古青娅,双颊红润,说这话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古青娅想了想,应该是没什么问题,问过严父的同意,就稍微收拾了下自己,跟着严素锦去,而同行的还有王氏以及里长婆婆。
马车上,里长婆婆盯着古青娅看了又看,直把古青娅看得怪不好意思的,“婆婆,我脸上有什么不对吗?”
“还不错,你个丫头前途无量,可是说好了亲家?”里长婆婆笑眯眯地说道。
古青娅一听,脸上一红,“婆婆,我还早着呢,起码还要五六年。”刚过完年,也才十二岁呢。
里长婆婆点点头,“不用急着定亲,有好姻缘等着呢。”
古青娅眨了眨眼,有些没听明白,这话怎么感觉包含的意思有点多?到底是脸皮薄,不敢再仔细问。
“奶奶,等会,您可要仔细看一看,那人是否合适?”严素锦往里长婆婆身边靠了靠,抓着老人家的手,略紧张地说道。
“你个丫头心急啥,有奶奶在呢。”里长婆婆拍了拍严素锦的手。
也许是因为是亲人的关系,相处太久,判断就主观里长婆婆无法断言这个孙女会如何,只能去判断男方的情况了。
古青娅抿着唇笑着,看一向大大方方的严素锦抿着唇笑,也是挺有意思的,对于这个长自己许多岁的姐姐,她是真心希望她有个好姻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