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_作者:一叶无花(353)

2018-01-18 一叶无花

  “是秦家二房的大儿子。”姜荣贵笑着说道,“出海一事,我们姜家以及方家等几个府城的家族跟秦家组成一个商队,用同一条船。”

  姜荣安闻言,眼底闪过一丝的诧异,他不知道秦家这桩婚事里头有没有自己和古青娅的因素,但愿秦家的胃口没那么大才好。

  “这倒是不错,先预祝你们一帆风顺了,那你们打算好谁跟船出去没?”姜荣安有些好奇,海上一切都是未知的,危机重重,可不是每个出去都能跟着回来的。

  “这事还未商量好,也许是我或是我爹,带上家庙那边的人。”姜荣贵并没有细说,但很明显的,家庙那边这是让府城这一支出去探路了。

  “这是个好事,不过海上一切都未知,你们可是要带足够的干菜腌菜一类等吃的,最好能做成干粮的。”姜荣安善意地提醒着,现在姜家还不能跌大跟头。

  “我会记住的。”姜荣贵用力点点头,“那你们一路小心。”

  找的马车是熟人,姜荣安将严正堂给丢到前面去,之前他就跟车夫提过了,可跟严正堂说些事,什么都行,最好是把知道所有的不幸都跟他说。

  古青娅听着马车外车夫侃侃而谈,严正堂起初还沉默着,后来也跟着车夫聊起来,看他的问话就知道是没经过什么挫折的小白兔。

  她瞅了一旁的姜荣安一眼,“你这样做适合吗?”

  “起码不会自怨自艾了,至于对他未来的影响,我可无法预料。”姜荣安翻了一页书,“我估摸着这回收起来的苞谷都要被带走,那些有意跟船出海的商家,都会开始收购能够保存的干粮腌菜了。”

  见姜荣安换了话题,古青娅也跟着思考,“你说未来会怎么样呢?”

  “出海潮被带动起来,蚕丝价格要水涨船高了。”姜荣安说得很现实,“若是有远见的人,即使是贷钱也会把头蚕给熬出来。”

  古青娅摸了摸下巴,“今年春分那会,齐叔鼓励百姓了?”分发种子又鼓励大家多养蚕,人都是有盲从性的,尤其对父母官的话,等他们到家,怕是家家户户都要闭门了。

  姜荣安扭头看着古青娅笑,“娘子,你真聪明。”

  “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古青娅低声说道。

  “起码对这里的百姓们是好事。”

  姜荣安侧过头,他觉得自己依稀知道了七皇子的目的,他的野心大,去开拓新的领地,当新的王,所谓的天高皇帝远大抵如此吧。

  不过这是他自己的臆测,不敢说给谁知晓,聪明的人从来都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马车的速度并不快,晃悠悠的,路上碰到有茶寮还会停下来休息,到的第一个小镇,也是以养蚕为主,大家都在忙碌着。

  借着这个车夫,他们找到了另一辆车去下一个目的地,从头到尾的,马受不了,就是车夫也是要亏的。

  每一个城镇停留一两天,有时也会在村子里借宿,一路上并没有碰上什么宵小,向阳府的治安还算不错的。

  走到中途的时候,古青娅停了下来,因为这边的人主要是种植木棉花,他们借宿的老大娘是个热心的,什么都说得清清楚楚,又给了些钱,她将纺线也给教了。

  跟藏书阁书上写的不同,古青娅认真研究了,等再上路的时候再好好地研究,她不是很满意现有的技术,要跟蚕丝混纺达不到要求。

  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碰上天气不好就多留几日,路上也曾碰过陷入困境的人,或是给予钱或是物,相应的,古青娅也获得了一些小东西,比如做梅子的法子,或是一道菜的烧法等等。

  严正堂一直都看着,起初他有些无法理解,几次想问都没说出口,到了后来,他比姜荣安古青娅他们还要积极。

  最严重的一事,是他们碰过要带孩子上吊的,可是差一点儿就死人的,将人救下来后,几人背后都是一身冷汗。

  救的人中也不是没有想要为奴为仆的,但是姜荣安和古青娅都拒绝了,若是在当地无法生存下去,那就给予路费换一个地方,而大部分都是因为金钱或是疾病的原因,这世上没有绝人路只有未曾发现的路。

  那差点上吊死的是母女三人,据说是被恶婆婆一家逼的,丈夫亡故,娘家不善,古青娅劝说了一番。

  “世上的选择何其多,一个地方活不下去,就换一个地方,自杀是最不值得的。”古青娅很是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