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_作者:一叶无花(405)

2018-01-18 一叶无花

  不管陈文悦和萧思灵的想法,古青娅选了个不错的天气,带上些东西,带着程水去见方氏,之前忙,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来看老人家了。

  实际上姜荣安邀请过她老人家来住,但方氏并不乐意,说是不方便,留在朱家还有老姐妹能说说话,一起动手做些实验。

  为此,姜荣安只能想些办法照料着朱家,朱家的生意倒是愈发顺风顺水了。

  “还没满三个月,怎能到处跑,我还好着呢,有事让丫头跑个腿递个话就成了。”方氏语气有些严厉,但里头的担心怎么都掩饰不了。

  “奶奶,我来之前特地问过大夫了,没事的,京城的路这般平整一点都不用怕颠簸。”而且为了保险起见,可是坐的轿子,马车都不敢用了。

  方氏的脸色好了不少,和许氏开始给古青娅说些注意事项,其实这些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古青娅还是听得很认真,并时不时地问些问题,方氏的脸色愈发柔和了。

  离开了朱家,古青娅有些汗颜,她没想到方氏还要给自己塞银子,非让自己买些好吃的,更是让她写信给严父,给送一些南方的干菜粉丝什么的过来,说是怕肚子里的孩子水土不服。

  方氏这般热情还真是少见,也许新的生命让人期待吧!

  第296章 来信

  北方春天虽说不像南方,古青娅有些不习惯,拜访过方氏之后,她又宅在家中,这一回她找了许多有关于孕妇的书籍还有胎教的,对于自己之后几个月的身体变化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

  没过两天卢家那边就派人来说廖玉玲发动了,古青娅不好过去,就让厅婶去看看情况。

  好在廖玉玲生产还算顺利,疼了三四个时辰在傍晚生下一个儿子,不管是谁都很高兴,对很多人来说,第一胎男孩子的意义很不同。

  在三化县大家并不重视洗三,也很少人会去做,比较重视满月,不过在北方洗三好似很重要,正好那日碰上姜荣安休沐,就由他去了。

  古青娅不大清楚北方的习俗,让厅婶去找人问了,然后准备了一番让姜荣安带去。

  等姜荣安回来,古青娅听他说了过程,也觉得有趣,都说入乡随俗,算算时间,自己不是在年底就是在明年年初生,也会体验到的。

  谷雨过后,天气暖和了不少,沈山庆一家和卢易生就收拾好行李,姜荣安给他们践了行,没多说什么,各给了两本书,是有关于北方田桑的,或许有些出入,但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有不小的帮助。

  沈山庆和卢易生都不是追根问底的人,只说路上会把两本书给吃透,有问题再写信来问,他们两人赴任的县市不同,沈山庆更远一些。

  少了最爱与人走动的贾琴琴,古青娅出门的时间更少了,大多数时间都在看书,每天早上读一遍道德经和清静经是必须的,而后就是其他有关于田桑纺织染色等方面的书籍,看过的就再翻。

  她在做笔记,一个摘录汇总,毕竟不是所有的书籍拿出来后里头的内容都适应现在的世界,除了环境以及品种的差异,有很多内容是类似的,还不如她来总结,写好备注出处。

  其实在知道自己怀孕前,古青娅完全是没有这个念头的,但不知道怎么的,她觉得自己在孩子出生前应该总结一本出来。

  与此同时,古青娅也在记录自己的身体情况,她想写一本有关于孕妇书,内容肯定有摘抄引用,也许不会大范围地传播,但对于那些第一次当母亲的人来说,也是个参考。

  因为有了藏书阁,看的书多了,古青娅的眼界也开拓了,她知道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的人不轻易写书,因为书是要流传给后世的要慎重。

  同时还与别的因素,那就是造纸以及印刷过于落后,导致书籍的传播主要以手抄为止,所以很多种情况下,能够著书的人家境往往不错,要不就需要别人的资助。

  古青娅不知道藏书阁中有多少书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昙花一现,没有一点面世的机会,如今她有了藏书阁,姜荣安慢慢都就有了权力,但是这些还不够,需要一个一个强大的背景。

  放下这份心思,古青娅相信姜荣安心里也有考量,还不到时候,目前出海热和西行热慢慢地起来,看着好似许多人家都富裕了,但实际上还有许多地方连温饱都无法解决。

  古青娅不觉得自己能够拯救整个世界,但研究出来的东西,交给适合的人就能造福许多人,有的时候间接比直接更加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