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两口子在谈话的时候,说到了这事,“其实我挺担心的奶奶一直不回去的,若是这有什么,我爹肯定会内疚一辈子。”
姜荣安其实觉得方氏有些深不可测,她的一切举动都让人猜不出来,当然其中主要原因还是没人对她的事有过了解,自然也无从揣测起。
“奶奶有她的打算,你呀就别操心了。”姜荣安拍拍古青娅的手,小娘子就是对身边的人比较操心。
“也是,有时候我还是挺怕奶奶的,她身上的气势很强。”只是很多时候都收敛了起来,外人感觉不出来,到底方氏曾经经历过什么呢,古青娅有些好奇。
“很正常。”方氏身上有一种上位者的气息,姜荣安其实也好奇,但不去探究,看起来方氏有自己的目的,她做的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而已。
“好吧,”古青娅嘟了嘟嘴,拉姜荣安的手一下,“奶奶还让我给你带几句话,你认真听着。”
“由此可见,奶奶不是什普通的老妇人,你别小看她了。要离开京城了,你是不是要请你那几个小朋友吃顿饭?”
“肯定要的,帖子我都发出去了,东西都整理得差不多了,不过要封好,等再回京城也省得再重新置备。”古青娅掰了掰自己的手指头,好像没什么事情漏下的。
“说得是。”姜荣安扯了古青娅一下,将人拉到自己怀中,在她耳边轻声问道,“娘子,果果也这般大了,我们是不是再要个孩子,果果也好有个伴?”
古青娅听了不由羞红了脸,“急什么,果果还小呢。”
“可我不小了,……”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剩下的属于夫妻之间独有的呢喃。
过了两日,已过了小满好些日,家中做丝应当都结束,好在自己提早写信回去,表明自己要要的冰玉蚕丝量,那织机可不能再放着不用了。
现在古青娅要的冰玉蚕丝量还是不少,但是吴家那边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如今整个太来村还有梧桐村,几乎所有人都在熬蚕养蚕,无一例外都是冰玉蚕,这已经是古氏带着严青茶冰冰能够看顾的最大范围了。
不是说古氏不肯教人,而是吴家这边找不到适合的人,尤其是能够得到古氏这样敏锐程度的,在即使是刘冰冰和严青茶,也无法独当一面。
第342章 失望
过了端午,吃剩的粽子被切成片放在锅里烤得干干的,放着路上做干粮。
临走前,并没什么人来送行,之前有这意向的人都让姜荣安和古青娅给拒绝了,没必要增加离别愁绪。
出了京城,路就成了那黄土路,好在来往的人多,路面宽敞且压实了,马车走起来并不会难受。
古青娅将马车车窗的窗户打开,抱着果果看着路两边的风景。
京城外的田地并不少,村庄更是随处可见,此时正值芒种,正是小麦大麦成熟的时候,地里的人都在赶着收割,所谓的“小满天赶天,芒种刻赶刻”,也没空去注意路上有什么人经过。
驿站并不是随处可见的,很多时候想见到客栈都难,倒是茶水摊子还是有的,大多数都会计划好时间,刚好在村子里借宿或是住进客栈,免去了风餐露宿只苦。
因为并不急着赶路,所以时间要拉长两三天,到红河府之后又稍微逗留了下,这才启程前往最终的目的地平南县。
他们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姜松早早就打理好,悄悄将姜荣安一行人接回了县衙后面的宅院里。
古青娅怕女儿水土不服,贴身照顾着,厅婶程水她们忙着熟悉宅院的一切,准备做些可口易克化的食物,以慰这一路的辛劳。
但是姜荣安却没有心思想这些,放下行李喝了两口水,就喊了姜松早几人进书房,问的却是当地的农事水利等重要事务。
在芒种前后到夏至前的这一段时间内,有点像是南方的夏收双抢。
芒种天气变化大,大麦小麦要及时收割,而后是就是马上播种谷薯类的作物。
而跟南方不同的是,这边的土地很平整,一望无际,田与田的间隔往往是沟渠或是自行栽种的树木,山并不高大险峻。
“那庄子在城南,那一片地全都包括在内,做事的人都很注意,目前没人察觉到异常。”
姜荣安沉思了片刻,“走,我们去看看。”按现在的时间算,地里的作物都已收割完毕,到了耕地栽种其他作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