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青娅想想也是,严青茶没婆母,但古氏离得近能在旁指点着,倒也可以顺顺利利的。
聊着,古氏忽然压低了嗓音,“记得你们家是没分家吧,荣安又有个异母弟弟,可被闹出什么事吧?”
就怕的就是分家产什么的,这种事闹起来真的是非常伤感情,老死不相往来都有的,古氏自己受过里头的苦,就不希望女儿也遭受这一遭。
古青娅摇摇头,“只是分房单独过,家产什么的却是还未分。”或许是本来姜老爷过世,姜大爷是有所考虑的,但没想还没实行,姜三爷也两腿一蹬走了,这下可好,事情也不知道该如何提了。
“家产这些东西,差不多就成,没必要去争。”古氏并不喜欢与人争抢,得了一时风光又如何,十几年后呢,也要看守不守得住。
“娘,我和荣安有商量过,家产我们却是不要的。一来荣安本身有俸禄,二来我们自己也有自己的私产,姜家这些对我们没啥吸引力。”
如果姜荣安真的稀罕这些,早在取得功名后,在姜家家庙帮助下直接清算了,毕竟当初家庙也不是没人暗示过,只不过姜融安没有理会罢了。
“这的确是,自己拼下的产业才是自己的,从长辈上头接下来的,反而可能是祸根,也不一定能留得住。”古氏心有戚戚焉,自己打拼下来的,纵使有个什么,也不会人指着他们的脊梁骨骂他们败家子了。
第439章 交代
看着古氏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古青娅不由笑了笑,知道当年的事对她的影响真的很大。
她都怀疑,严父和古氏是不是早就把自家的财产给清算好了,给闺女的财产早就折算到嫁妆中,而剩下的老早就给两儿子平分好了,估计就等着实施的时候了。
谈论分家这事,到底不怎么愉快,古青娅于是就转移了话题,“娘,今年雨水如何,桑叶长得可还好?”
古青娅不由想起当年桑树遭虫的情景,还有干旱的年景,都不是那么好过的。
见过外头的世界之后,古青娅也知道了,生为富庶地区的贫民也要比生在穷困地区的贫民好上许多。
“桑叶还成,不过感觉比较干,其他蚕丝或许不明显,冰玉蚕丝的成色怕是要稍微差上稍许。”
几十年的熬蚕经验,早就总结了一套自己的判断方法,靠天吃饭的东西,哪可能年年都一样呢。
“现在冰玉蚕丝罗已成了进贡皇家的必需品,流传于民间的,都是成色要差上许多的。”好在近水楼台,古氏自己存了不少成色还不错的丝绢花罗一类的,严青禾成亲用去了一部分,严青茶嫁妆,剩下的就是严青朴了。
说起冰玉蚕丝,古氏还是比较得意的,这完全是她一手培养起来的新品种的,她有这些冰玉蚕丝也没人敢大声说什么。
“好在没说要专供,否则我们都用不了了。”古青娅笑着说道,这个皇帝一直兢兢业业的,也不曾弄什么太过铺张事情来,就是选秀什么的,也是没声没响的。
更是没弄什么多余的税收,要不然他们的日子也不见得会好过到哪里去。
总的算起来,也算得上一代明君了,因此,姜荣安还是乐意将自己所学给整理出来惠及天下。
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人手中,性质也就不同。人活着若只为追求自身的享受,这就太低端了。
“百花齐放的时候,也就谈不上专供不专供了,毕竟冰玉蚕丝的规模就这样,压根无法扩大。”
古氏其实也有自己的担心的,“冰玉蚕这个品种并不稳定,就怕哪一天突然转变没了这个特性,我们的或许影响不大,就怕吴老爷他们会因此有灭门之祸。”
就是因为不稳定才有如此特性,但这也是个不安稳的因素,就像个随时会引爆的炸弹一般。
“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别的办法的。”古青娅笑着说道,吴家这些年的收入是真的有拿出一部分来修桥铺路,修河堤、建庙宇,反正能做的善事都去做了。
姜荣安在三化县的时候,也会在吴家待个一两天,除了闲谈之外,就是商讨这部分收益还能用来做什么了。
所以三化县看着还小,没有什么精美华丽的亭台楼阁之类的,跟天香县对比好像不突出,但仔细看就会发现,整个三化县的道路桥梁之类修缮得很结实,更别说村中的学堂什么了,就是三化县最偏远的山村也全都有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