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整个京城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氛围,大家都很放松,哪里会知道未来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故呢。
两口子商量过后,决定还是什么话都不说,他们告诉了亲戚,但是亲戚也有更亲近的亲戚,这样传下去,迟早会造成大范围的恐慌。
两人的神经都绷着,努力地阅读着藏书阁中的书籍,两人针对战争爆发后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第一点就是药物,尤其是成药,所以好的配方很重要。
除了药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食物,古青娅专门负责这个,就是如何将充分利用粮食,制作出容易保存方便携带的成品,以及将一些平时不注意的食材或食材边角料进行深部加工。
既然无法阻止战争的发生,相应的,姜荣安也不忍心看到有太多的伤亡出现,反而希望能速战速决,站在不同的位置,就要有不同的考量,什么都要分场地的。
自那次后,姜荣安就没再被召进宫过,而本来计划将石头被当成年礼送出去的,最后也不了了之,他觉得当下的情况或许不那么适合。
过了上元节,一切好像变化不大,但一直关注着的姜荣安就有了些许的感觉,首先就是京城北边一个军营扎营位置的变动,看起来没什么奇怪,但隐隐透出了一个信息。
与此同时,南方一些地方也正值播种的时节,都收到了官府那边要求的指令,不允许有荒地存在,减少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等等。
而像三化县这样专门出产丝绸的地方,却也要求桑树地里也要合理利用,进行套种,以增大产出。
是的,套种一词是随着苞谷的传开而传开的,但官府明面上一直没给予肯定,适合的套种能够加大产出,不让土地肥力消耗过快。
而如今公开的几个套种方案,有当初在三化县跟严父商量的,也有在工部的时候,姜荣安处理一些案件写上去的提议,也有不知谁提出的方案。
姜荣安知道了详情,心里有些五味陈杂,曾经他以为自己是有些特殊的,能得到皇帝等另眼相看,而后他又感觉到了危机,与常人不同终究是会被警惕甚至排斥的。
百姓们对于这些政令,定是心存疑惑,毕竟这么些年来,因为南北东西以及与海外的经济交流,已经不局限于种植粮食,也发展了各种各样的经济作物,如今突然被限制,肯定是需要个说法的。
而官府给的说法却不得让人不信服,直接以宁怀府的几个县城为例子,着重说了这种情况扩散的可怕之处。
宁怀府的事情许多人都听说过,并没有一丝的怀疑,尤其是去年连宁怀府相邻的府城也遭了灾,这传染一次肯定是真的没错。
姜荣安和古青娅其实心里也吃不准,他们本来预测今年会有战事,但到现在为止还是没征兵的相关消息。
有时候提前知道了即将发生的事情并没什么好处,反而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就像是挂着一块大石头,怎么都放不下。
一直到清明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许多地方的地里都出现了一样的东西,所以提前用了药水,而此时京城又有从西部运送香料的商人在说今年香料涨价的事情,因去年枯死了许多。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姜荣安的心一沉,直觉事情已经到了点上。
第488章 意外
姜荣安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的,但是他除了安静地等待,也没能再做什么,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为好,否则只是一种煎熬。
古青娅看着姜荣安消瘦了不少的脸庞,心里很是心疼,最终也没劝说,因为很明白这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京城是各种消息流通的地方,毕竟许多商人来往于京城与各地,所以也知道哪些地方出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一样的灾情,又是如何迅速解决的。
与此同时,京城中的物价也在缓慢地涨价中,而不排除一些东西价格翻了好几倍,例如一些产量骤少的香料。
身在工部,得到的消息要比寻常人多,芒种后,麦收的收获也一目了然,各地报上来的数据,相比往年并未相差太多,这或许是跟气温有些关系。
时间又一步一步往后推移,日子好似没什么变化,但姜荣安提着的心一直没落下来,一直到了七月份,京城中终于有了消息,却是军队早就进入西南地区的两个小国,很顺利就接管了当地的政权。
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百姓中一片哗然,都有些没反应过来,这没声没息的,怎么就打仗了。而有些古板的人,就说这是欺凌行为属于不义之举,还颇有些人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