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_作者:一叶无花(80)

2018-01-18 一叶无花

  古青娅一看严素锦的样子,忽的觉得有些晕,现在怎么那么多姑娘都对戏文里的那些故事很向往?

  “我娘没怎说,但我觉得那些戏文里唱的都是骗人的,过日子不简单,戏文里看着是大团圆了,但谁又知道大团圆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亲事要考虑的太多了,素锦姐姐可以多看看周围的人过的日子,多问问老人,他们的经验要比我们丰富得多。”

  严素锦听了古青娅的话,心里惊讶万分,而后想到她家庭的复杂,也许自己的知见是真的不如她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按家里的打算,我最快也是在年底定亲,反正离出嫁的年龄还有两三年,完全没必要急在一时。”严素锦觉得自己或许该好好看看周边的人的生活,也许能看出什么来,并引以为戒。

  毕竟每一个姑娘家,对自己的夫婿和婚姻生活都是充满期待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下半辈子在水深火热中度过。

  古青娅点点头,“选人很重要,素锦姐姐,你一定要慎重啊!”因为古氏的经历的关系,古青娅一直觉得选择非常的重要,尤其在有得选择的情况下。

  而且因为整个地区主要以桑蚕纺织为主,而女孩子也成了家里的一个很重要的劳动力,因此大部分人都不会早早出嫁,一般在十七八岁,最晚的有拖到二十岁的,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当然,古青娅也不担心严素锦会嫁不好,毕竟家底摆在那一边,家中长辈也不是糊涂的,定是不会差。她之所以来找自己,怕也是姑娘家有些春心萌动,心里又羞涩不敢与大人说,才来找自己说说话。

  送走严素锦,古青娅只在心里感慨了下,没有多放在心上,没有意外的话,她起码还有八九年的时间才来考虑这一件事,完全不用急。

  今年是闰年,有闰八月,第二个中秋一过,就是寒露了,这时候温度已经降了不少,好在这时候没什么雨,要不地里的稻子该欠收了。

  还不到农忙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搭着架子,晒被子晒棉衣。每年都这个时候,都要拆被子,将里头的绵絮拿出来打松了晾晒,再重新理好缝进被套里,这可是件不小的工程。

  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是练针线的时候,今年严青茶被古氏盯着,几乎包揽了大半的活计,那张小脸都要皱成苦瓜了。

  不过古青娅是不会帮忙的,当年她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再说她还有别的事要做呢,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给方氏做新的冬衣。

  以前严水儿和严霜儿都春秋都会各送两套衣裳来,方氏是不缺衣服的,不过从今年中秋的情况看,她们两姐妹会不会再送来,就很难说了。

  今年家里的情况好许多,自然的,家里大大小小的冬衣都要件新的,而这当然是老人优先的。

  …

  第58章 晒菜干

  不过,古青娅的女红还是不如古氏的,所以方氏的衣裳,她只做一部分,更细节方面的东西,就要古氏来了。

  缝缝补补的,就这样过了重阳,这时候,已经是第二季稻子收割的时候,也是挖莲藕的时候,而更重要的是,税收要开始了。

  大铭王朝一年收税两次,分为夏秋,夏税主要是桑蚕税,可交银子或粮食或者是制成的丝织品,而到了秋税,主要收的就是粮食,还有人口税。

  秋收跟夏收不同,不用赶时间,而且地里的水都放干了,也很少下雨,所以并不用换工赶时间,一家子慢慢做,完全可以的。

  今年家里多佃了几亩地,除去佃租,留下来的也足够一家人吃了,再加上旱地的黄豆地瓜等产物,生活是要比以往宽裕许多的。

  这几年出海的船只逐渐增多,朝廷那边已经出了针对出海的各种条例及其税收,据说今年就有朝廷的人带队出海。

  这一些消息,古青娅是听别人闲聊的时候记了下,实际上,她更希望的还是有新的作物能传入,那么口粮的存储上肯定会更宽裕的。

  晚稻收后晒干,县衙收税的人一车车地拉走,只能说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这两年的赋税有降低的趋势,再加上刚传来的地瓜,再贫穷得人家日子其实还过得下去。

  交完税,大部分人都松了很大一口气,开始把到明年夏收之前的口粮预留,计算出富余的部分。

  每年这个时候,村里收粮的人就不少,有县里的,也有隔壁县的,热闹得紧。

  一连拒绝了几波来收购的贩子,严父脸上没有什么不耐烦,每一年都卖粮,到第二年夏收之前都要数米下锅的日子实在是怕了,当不需要再还债时,严父就恨不得再挖两个地窖,将粮食秘密地储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