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么样,大家还是很虔诚地祈祷,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寒冷的冬天,并没有太多的农活,许多人都窝在家里养膘,而家有织机的人,那织机一天到晚都吱吱呀呀地响着,每一天的产出,能教没这手艺的人羡慕嫉妒恨。
而同时,冬季也是一个喝喜酒的时候,许多喜事都在这会办,严父和古氏已经去帮了好几家。
古青娅找了个机会去找了严素锦,想看看里长家对于来年有什么打算的。毕竟里长家有亲戚在车行做事,消息灵通,像之前的地瓜,也是由他家推广来的,所以他们家的一些决策,往往是村里的一些风向标。
“素锦姐,你的亲事定下了吗?”古青娅也是好奇的,以里长家这样的家庭,会替严素锦选个什么样的家庭呢?
“还没,我奶说再拖个一年,看看。”里长婆婆是个很睿智的人,今年入冬的天气,她很快就预测了下来年的情况,所以对孙女的终身大事,自然还要再考虑的。
里长婆婆在村里是有威望的,不过主要是里长的身份,她的一些占卜能力却不大为人知。在农村,有许多婆子会从事占卜蚕事的活,十有八|九都是不准的,许多人都喜欢去测。
而里长婆婆不轻易测,测了的话,十有八|九都是差不离的,不过并没多少人敢求她这里来,所以也落了几分清净。
…
第60章 消息
“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可是要好好选。”古青娅谈得来的人也不多,总希望身边的人都有个好归宿的。
“我这事也不急,话说今年冬季可真够冷的,你家准备的柴火可是够?”严素锦多少从家里大人的谈话听出什么,她也不会不懂事地往外说,万一引起什么流言问题就大了。
古青娅点点头,“够的,我爹娘就整了好几个柴草垛,够这个冬天用了。”严父古氏什么都喜欢屯一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入冬那会天比往年冷,他们又上山割了不少的山草回来晒着。
“那就好,你瞅个空而,跟你爹娘说说,粮食不要卖了。明年是丑年三姑把蚕,蚕好蚕坏不一定。”严素锦也没把话说得很明白,稍微提了下,如果古青娅聪慧,自然能想通。
“多谢素锦姐姐提醒,我会跟我爹娘说的。对了,过几日就到蚕生日了,你和婶子要去寺里拜拜马头娘吗?”腊月十二对于他们这地方来说,还是非常重视的。
“去的,而且要赶早,要不人多就挤了。”严素锦点点头,蚕生日每一年都是必须去拜马头娘的,也是过年前最大的集市,许多人趁着这回出来摆摊,更多的是将年货在这几天给整齐了,所以蚕生日虽说只有一天,但热闹往往会持续个三四天。
“人太多了有时就难受,我娘打算提前两天去拜拜马头娘,然后就是准备年货,还好新衣都做好了,这天冷的,冻得我都长冻疮了。”虽说很想去看热闹,逛逛集市,但是这天太冷了,古青娅就不想动。
“长冻疮了?要不我这边拿个药去涂一涂,效果还不错的。”严素锦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长冻疮的滋味不好受,她很清楚的。
“多谢素锦姐姐关心,我娘找了土方子,好很多了。”古青娅露出个开怀的笑脸。
“咱们虽说差了那么几岁,你也别太客气,有事就说。”严素锦想到最近听到的各种闲聊话语,小心翼翼地问道,“青娅,你外祖家是不是在上水村?”
其实古氏很少说自己娘家的事,所以听严素锦说起这个村子,还有些恍惚,而后想起这个村子也是属于三化县的,不过已经在边缘上,与相邻的一个叫冠山镇的镇子相邻。
这个冠山镇背靠大山,多山坡丘陵,不像天香县和三化县这样多湖泊,只有一条大河安水河通过,那边养蚕的人少,倒是种桑的多,每到蚕季,就会有许多人坐船来卖桑叶。
太来村也是靠着山,据说是冠山山脉的一小部分,远离深山老林,生计不以吃大山为主,更关键的是,太来村距离那个叫上水村的村子真的有段距离,走路加上坐船,也要花上半天的时间,所以只要刻意的话,完全能够避开那边来的人。
不过十里八乡的,谁都有亲戚走动,自然的,有些消息避免不了会听到,这对于想刻意远离的人来说,并不是件多美好的事。
“应该是吧,我娘不喜欢说这些,素锦姐姐可是有听说什么?”父母几乎不提那边的亲戚,结合古氏的遭遇,古青娅觉得那边都是极品亲戚的,难道说现在要弄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