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淡墨_作者:竹里居士(107)

2018-01-18 竹里居士

  钟鸣堂里,安家老爷子兴致盎然。惊蛰楼里,安家三公子却面露寒色。

  安亦池从祖母那里回到惊蛰楼,刚刚换上一身荼白色短打衫,准备到练武场松松筋骨后再去陪祖父食午膳。

  木松便给他递上了刚收到的信笺。

  安亦池看完,面色便严峻起来。

  “英王的胃口越来越大,如今居然连广东的事物也想插上一脚。”

  他一边说一边将那张薄如蝉翼的纸条递给立在他面前的木松。木松很快看完,问道:

  “公子,属下不解。英王的意图越来越明显,皇上为何还是如此纵容?”

  安亦池右手食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冷笑一声:“如果你有把柄在某人手上,恐怕也会对此人忌惮三分!”

  木松的脸上一向只有一种表情,他好似思考了片刻,又问道:“老大那儿还是没有眉目,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等,然后,还需要为某些人制造点儿小麻烦,要不他恐怕接下来手长得会伸到福建去。”

  安亦池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两行小楷。木松接过寸余宽的信笺,便转身去了院子。

  不多时,一只灰色的信鸽‘扑棱棱’的朝着南方飞去。

  位于长安城西南的永寿坊,这几日颇有些人心惶惶,坊间走动的大部分都是男子,偶尔有女子出现,身边也必定有二三人陪同。

  已近正午,秋日的阳光晒得人懒懒的,连麻雀也如木头般,立在枝头上一动不动。

  平日人来人往的里正家,近些时日门可罗雀。今日,却迎来了两位十分显眼的公子。

  ☆、第七十四章 假小子?

  里正戴阿福听了下人的禀报,忙迎出门来,只见其中一位正是着便服的谢郎官。

  另一位公子年纪尚小,个头比谢郎官低了一头,虽也穿着天青色男式长衫,但明眼人只要细看,便能看出这其实是一位小娘子。

  这位自然是稍微做了乔装的墨池。

  谢思齐和里正说明了来意,戴阿福便带着他们去了幺女的房间。

  戴小娘子的闺房在主屋南侧的厢房。

  戴阿福推开门,对二人行礼道:“二位大人请自便,老夫不忍睹物思人,便先告退。”

  进了门,墨池打眼一看,只见这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小二楼,进深约二三步,宽约八九步。

  一楼只放置了一张软榻,两个箱笼和一个立柜。

  奇怪的是,中间靠墙的位置,直通二楼的楼梯搭建的十分狭长陡峭,那楼梯坡度很大,看上去危险极了。

  谢思齐看墨池好奇,便在旁边解释道:

  “戴家世代居住在长安,在永寿坊,他们也算是大族,长安本土的大家族规矩森严,女儿家的闺房基本都是这样的阁楼,也叫绣楼,一楼住着服侍的婆子丫鬟,二楼是闺房,如没有重大的事件,女儿家出嫁前从不会下楼。”

  墨池瞪大凤眼看着谢思齐:“那不是得十几年不下楼吗?也不用晨昏定省吗?”

  墨池惊讶的神情让谢思齐颇有些成就感,总算有一件事情令这个总是淡然的表妹惊讶了:

  “不用,长安里坊的这些本地家族,十分严格的遵守着祖辈留下的规矩,所以你在街头坊间,基本不会看到在长安居住了十代以上家族的女子。”

  墨池摇摇头,再不说什么,她走到楼梯口,仰头往上看去,然后挽起长衫的下摆,扶着扶手小心翼翼的往楼上走去。

  谢思齐紧跟其后。

  一上楼,墨池便皱了皱小鼻子,她环顾四周,看见木窗已经打上了官府的封条。拔步床、梳妆台等家具摆件也印上了封条。

  墨池仔细辨认着空气中的各种气味,问道:“凶案就是发生在这间房里吗?发生有多久了?”

  谢思齐一直做出保护的姿态,紧跟在墨池身后,他有些担心眼前的女子会不小心摔倒,或是因为害怕而颤抖。

  但是,这些他预想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都未发生,眼前的女子镇定、冷静,面色凝重,仿佛他们置身的不是凶案发生地,而是同僚之间在部里讨论案情。

  “戴小娘子七日前在这里遇害,她的婢女住在楼下,当晚被迷晕,但所幸未受到其他伤害。

  第二日一早,厨房的下人看婢女没去厨房给娘子拿饭,才敲门过来叫醒了婢女,而后婢女上楼,发现戴小娘子遇害。”

  墨池闭上眼睛,将嗅到的各种气味结合谢思齐的讲述,如看戏般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又问道:“凶案发生后,都有什么人上过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