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淡墨_作者:竹里居士(23)

2018-01-18 竹里居士

  “昨晚我还与伯伯说,想再去一趟那老艄公的家里,看看能不能再跟他说一说。”墨池给自己的一番话收了尾。她把话已经说明白了,就看元誉的警觉性好不好,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异常之处。

  果然元誉听了她的一番话便又陷入了沉思中,这会儿青竹已经泡好了茶,墨池也不打扰他,便坐下来静静的喝着茶,等松梅送金针过来。

  待松梅煮好了金针,墨池便用金针在元誉手上的尚阳、合谷等几个穴位放了几滴血,又叮嘱青竹元誉这几日无需大补,只需要多饮水,膳食不可油腻,便收了金针准备告辞。

  松梅送墨池出去,刚走到院子门口,碰到正准备进来的小桃,小桃一愣,有些尴尬的与墨池行了礼,说夫人让她来找青竹要个花样子,墨池也未多想,出了元府回家去了。

  元誉待墨池出了门,吩咐随身的小厮半栗盯着主院,待父亲回来及时告诉自己。便从画筒里抽出一副未完成的画,坐在书案上继续画起来。

  不说宜阳,再看长安。

  长安尚书府,国子监放一月的“授衣假”,安亦池刚回到自己的院子‘竹里’,他在小厮长远的伺候下换了一身常服,正准备去母亲的“静思院”请安,父亲的小厮三七便来了“竹里”,说父亲在书房等他。

  安亦池心内诧然,父亲安沐华官居四品礼部员外郎,平日里事务繁多,他放假回家十次倒有七八次是见不到父亲的。今日不是休沐日,他居然过了辰时还在家中?

  安亦池便跟着三七去了父亲的书房。

  书房内,安沐华正拿着一本诗集看的喜笑颜开,安亦池走进来向父亲行了礼,看见正忍俊不禁的父亲,便笑着问到:“父亲何事如此开心。”

  安沐华放下诗集笑看着安亦池,十四岁的少年,长腿长身,个头已经快要超过他了。

  “池儿,上次旬假你回家,父亲公事繁重,也未及见你一眼。不知近日学里课业可还能应对。”

  “父亲勿挂心,孩儿这次旬考算学、律学为首,其他四学成绩也尚可。学里的课业尚能对付。”安亦池不紧不慢的答到。

  安沐华知道这个儿子,他说的尚可,只是成绩未有名列榜首罢了。

  儿子的学业从不用他操心,他只担心这个孩子过于顺遂,自小各方面都很出色,在众人称赞中长大。就怕他承受挫折的能力会弱一些。

  他拍拍儿子的肩膀,让他坐在书案旁边的藤椅上,又拿起书案上的诗集,递给儿子道:“送给你的。拿去好好参详参详。”

  安亦池接过诗集,《新乐府》三字赫然跃于扉页上。

  “太好了父亲,又是你那位旧友派人送来的吗?这是第五本了。”一向淡定的少年此刻颇有些激动。

  学里前一段夫子讲了《新乐府》。但他知道,这位父亲的旧友对诗词很有些独到的见解,与夫子们的讲解大相径庭。让他知道了原来诗词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

  就像自己遇到的某些事情,也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去揣摩端详。

  前面那父亲旧友送来的几本诗集,着实令他的思维开阔了许多。

  他翻了几页,便收进了袖袋内,准备晚间再慢慢参详。

  想起在学里听到的传言,便问父亲:“父亲,祖父近一段身子可还好?朝廷的事情让他很忧心吗?”

  安沐华看着安亦池,儿子一向淡然的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看起来皇上近日的几桩事情又已经传遍整个长安城了。

  他给了儿子一个安抚的微笑,家里已经有太多人在担心皇上那些乱七八槽的事情,他不想儿子在国子监这样本应是净土的地方也整日担心。

  “池儿,你无需忧心,皇上年轻,做事情难免没有章法,你祖父性格耿直刚毅,眼中揉不得沙子,为夫与你伯父会多劝劝他老人家,再过几年他老人家也该递上辞呈,安心回府含饴弄孙了。”

  安亦池点点头,他明白父亲是在安慰他罢了,以祖父的心性,断断不会抛下朝廷安享晚年。

  尤其是皇上独断专行,连国子监的夫子们如今都了些惶惶不可终日之态。

  ☆、第十六章 话痨小二

  这几日宜阳县的老百姓沸沸扬扬的议论着一件大事:元大人抓住了一个连环杀手,这杀手数年间居然杀了一两百人。

  据说凶手穷凶极恶,杀人分尸,死者形状俱都十分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