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淡墨_作者:竹里居士(44)

2018-01-18 竹里居士

  元府二门外,红玉远远看着墨池从‘茶韵苑’离开。墨池刚刚走出大门外,红玉也急匆匆的像门房递了令牌出了门。

  近午时的阳光很是炙热,紫府大街空荡荡的青石板马路似乎能被烤出油来,墨池拿出帕子擦了擦头上的汗,便拐进了元府旁侧的教场巷。

  这些时日她一直都走这条全是窄道的教场巷,穿过巷子再过几个路口就能到闵庄路,虽然路程稍稍远了些,但可以避开毒辣的日头。

  教场巷里常年不见阳光,宜阳潮湿的气候使铺地的青石板从缝隙里长出了薄薄的青苔,墨池踏着碎步,一边缓行一边思索着父亲昨日的话。

  昨晚她回房后仔细的研究了那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不算很厚的书册共有10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

  里面的方子用药大胆,且一些制药方法简单易懂。父亲提议用方子换银子,她却有另外的想法,待一会儿回去后需与父亲再商议商议。

  墨池又仔细的推算了自己的方案,更是觉得此方案可行,她心内不由得轻快了许多,正准备加紧脚步速速回家,却不想眼前突然一黑,紧跟着自己的口鼻被人捂住,她心里道一声;‘好低劣的迷香。’紧跟着整个人便陷入了黑暗之中。

  很快,两个贼眉鼠眼的男子抱着一个鼓囊囊的麻袋上了停在教场巷口的一辆马车,马车若无其事的朝着东城门外悠哉悠哉的缓缓离去。

  紧跟着又有两个穿着细稠长衫文人打扮的男子缓步走了出来,一人对另一人道:

  “公子真是料事如神啊,让咱们这几天一直跟着小墨大夫,不过安杨,你说公子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不让咱们直接杀了那几个人把小墨大夫救下来,只让咱们跟着,等小墨大夫醒过来才救呢?”

  安杨十七八岁的年纪,长相方正硬朗,他瞪了同伴一眼,道:

  “小孩子家家的,整日里别光想着揣摩公子的心思,公子的心思要是那么容易被咱们搞清楚,那他就不是公子了。

  快跟上去吧,我回去禀报公子。”

  先说话的人十三四岁,是个长了一对大大猫眼的漂亮少年,他嘿嘿一笑,纵身跃上屋檐,很快就踏着屋顶跟上了前面的马车,尾随着马车一起朝东城门方向而去。

  安杨笑着摇摇头,调转头快速朝驿站方向去了。

  ☆、第三十一章 黄金面具

  墨池悠悠的醒转过来,眼前一片漆黑,她苦笑一下,自己真是大意,这些时日不应该总是一个人走那僻静的教场巷。

  刚才绑架她的人用的是洋金花和川乌草乌配置的迷药,这种迷药很常见,一般的大夫都能配制出来。

  幸而是夏日,她随身携带着霍香丸和薄荷膏,藿香与薄荷都能提神醒脑,对迷药有一定的抵抗作用。所以她比一般中了迷药的人醒来的快一些。

  墨池知道现在自己在马车上,耳边能听到车轱辘与地面摩擦时发出的‘咕噜噜’的声音,还有从她前方传来的男子鼾声。

  她的右侧还有一个人,这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即使隔着麻袋也熏得墨池一阵阵恶心。

  此人正在嘀咕:‘妈的,这么热的天,他几个倒是美,一点儿力也不出就落了银子,我他妈扛着风险出着力,倒是为他几个赚银子了’。

  大约因为她是个小女子,他们并没有绑住她的手脚,但墨池一点儿也不敢动。

  她仔细的推想了可能绑架自己的人,不一会儿便心内了然。

  父亲宅心仁厚,不可能有仇家。墨家又非富贵人家,自然也不会有人为勒索银子劫持她。

  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是她自己结了仇。除了曹雨梅和元瑶,绑架她的人不再做第三人的猜想。

  是曹雨梅还是元瑶?或者,是她二人联手?

  咕噜噜的车轮声停了下来,车里的两人骂骂咧咧的把她搬下了马车,一人骂了一声道:“王三儿,你迷药用的够不够,别一会儿人醒了。”

  王三儿呸了一声道:“去你妈的咸吃萝卜操淡心,我是干什么吃的,保证她得睡到二半夜。”

  这个王三儿正是刚才车里身有恶臭的人,他说的是一口地道的宜阳本地。

  两人把墨池从麻袋里放出来,王三儿在墨池的小脸上摸了一把,遗憾的说道:“长得倒是好看,可惜太小了点儿。”

  另一人骂道:“行了,太阳落山那边儿接货的人就来验货了。你他妈也赶紧的去睡一会儿去。别到晚上又打瞌睡耽搁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