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元年纪/望京记_作者:秋犀(53)

2018-01-12 秋犀

  他认真观察每一个人,见到精神不佳的、年龄老幼的、面带悲戚的,都停下来问一问,说些勉励的话。

  朝廷来的各位将领又有些摸不着脑——这蜀王不急不忙地巡着,倒是并不交代去到大理后该当如何,他们一直以为,蜀王会首先交代军纪的。

  看着他们一头雾水的表情,穆淳在心中暗笑,抚南大军的将士共二十五万,若是集体训话,大概要将嗓子喊哑。穆淳安抚完士兵,便命他们先休息,随即召集各级将领到大营。

  穆淳先请亲卫和朝廷军的各位将领互相做过介绍,众人寒暄过后穆淳表达了希望大家日后友好相处的期许,又简单交代了军中规矩。朝廷军将领见蜀王英武不凡、举止光明磊落,虽还年轻得很,言行却极有震慑力,想起蜀王曾效力于定北将军麾下、沙场征战两年之久,心下暗叹,蜀王诚然比太子坚忍刚毅许多。

  朝廷派来的十万将士大多来自中原,对蜀地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多少有些不适应。且他们多为性格老实或执拗之人,适应不了军中媚上拍马之风,与其说是被选入了皇帝重视的抚南大军,不如说是从朝廷军中被排挤了出来。

  穆淳亲卫军中一众将领皆是心胸宽广、举止豁达之人,交谈间令新来将领心中涌起一丝不知所措的暖意。穆淳坐于桌案前,看他们谈得尽兴,一时也未多言。

  过了大约一柱香时间,他才缓缓开口:“诸位远道而来,想是十分疲惫,咱们先不急着启程去大理。京城与大理气候相差较大,本王决定先让大军在此调整一月再动身,大家意下如何?”

  帐中顿时静了下来。

  众位将领都知道,抚南大军进驻大理是皇帝十分重视的事,且大理如今的形势确实不大好。可如今到了军中,一应事务该是由蜀王全权做主,他们虽不太通事故,对于这一点倒是很清楚。

  现下蜀王让他们原地休整,而他们确实也很疲乏,想到大理山高水远,很多士兵都会吃不消,心中倒也很同意在此停留。他们抬起头,见亲卫将军们都是一脸微笑,便也放下心来。

  反正都已经背井离乡来了此地,还能有更差的境遇不成?

  几日后,轻璇随穆淳来到军营,正逢将士们操练。她展目望去,一片气势如虹,不禁笑看穆淳:“蜀王殿下如今亲兵二十五万,感觉如何?”

  穆淳浅笑道:“除了王府中那些,本王如今一个亲兵也没有了,倒是抚南大军已尽归本王麾下,就算日后父皇想将他们要回去,本王也是不会答应了。”

  轻璇看他唇角上扬,心中也是一阵快意,此时一众将领正在商议大理驻兵一事,见了穆淳皆是齐齐抱拳行礼。

  “如何?”穆淳问。

  “回将军,将士们正在练习康将军的布阵之法,已经进步很多了!”一名新来的将军道,此刻他对穆淳麾下的几名大将是心服口服。

  穆淳点头:“咱们到了大理后,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事,但当地治安极差,小型战是不可避免的。

  大理除了张文铤的亲兵卫队,没有任何军队,但不排除有民间反炎势力,若是碰上他们,咱们要以防守为主,但带头人是可以抓起来的。

  现下的操练便是针对此类作战,更加考验的是士兵的个人体质和应变力,而我之所以让大家先在蜀地休整也正是为此。若是将士们带着疲惫、压抑、不满去到大理,不仅对自己身体有害,还不利于日后的驻守任务。”

  一众将领连连点头,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轻王爷的顾虑是对的。同样是藩王,张守成所做的是举兵谋反,穆淳却可为朝廷分忧,尽朝廷未尽之能,而皇帝对穆淳的信任更是与众不同。血浓于水,诚然如是。

  轻璇缓步上前,穆淳侧过头冲她一笑,众人才发觉蜀王身后还有另一人。

  盈盈如月,皎皎似光,头顶以玉束发,扬洒而落一身英气。明明做男子装扮,却一眼能望出是女子,细细打量之下,又看不出有任何娇羞扭捏的神情做派,只觉与男子无异。

  这样的人物太美好,以至于他们不好意思去问,蜀王怎么带了女子来军中。

  倒是穆淳大方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左膀右臂,今后她会常来军中,大家莫要因为她是女子便小瞧她,她也是会些功夫的,日后会与我们同去大理。”

  轻璇一拱手:“千帆见过各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