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婉妃病逝,穆淳被封平王迁移出宫,再后来便是皇后发了疯似的来找他,那一夜,穆淳与惠宁失踪,自此没有了消息。
此后的几年,两个孩子没有回来,皇后除去各类庆典仪式也很少再见他,日子如同定格一般,只有越来越颓靡的生活和一些旧臣的离去,能提醒他岁月的流逝。
仿佛一切都已落定,陋习已成,他以为此生就会这样过去了。
指尖一疼,原来是他想得出神,不自觉将手中的奏折捏得太紧。
将青色硬壳展开,入目的是穆淳的笔记,疏阔中略带苍劲,却到底不狂放,他一生阅字无数,知晓字如其人,眼前字迹的主人,最是胸有丘壑,却又温平仁厚。
他也曾是有抱负的人,甚至比穆淳的心更野,他大刀阔斧地改制,除弊革新,却终究耗尽气力,倚身温柔乡。
他的太子不曾经历如他一般的迷惘波折,从一开始就是享乐之人,却也格外懂得抓机遇、走捷径,这一点同他的母妃一摸一样,却又跟穆淳完全相反。
他有些痛苦地捂住额头,若是他的皇后不曾背叛他,若是他们感情深厚,他会不会变成如今的样子?若是他依然变成这样,他的皇后会不会失落?
他真的很想和皇后有一个孩子,一个比他更能震慑山河的孩子,能给他这个做父皇的无尽信心的孩子。
又或者,无关皇位,无关江山,他只希望他们的孩子如他年轻时一般生机勃勃,如皇后一般温文宽厚,大抵……就是穆淳那样。
他长长地叹息,感觉有酸涩的泪快要流出,胀痛了双眼,他再次想起皇后说了十几年的那句话——她从未欺骗过他。
自穆淳三岁以后,他便很少见他,他辨认不出穆淳更像他还是更像穆昭,或许,更像他父皇年轻的时候。时至今日,他仍无法判断,只能躲避。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算是回忆吧,跟正文比较脱节的,但觉得在此时写出来比较好。
晚上还有二更哦,欢迎收藏~
么么哒
☆、第31章
京中蝉鸣阵阵之时,大理仍是一派春景。
这一日,轻璇正在穆淳宫中享用大理盛产的红提,苏远走了进来,轻璇抬头,见他皱着眉。
“什么事?”穆淳扬眉问道。
“王爷,卓将军传信过来,说军中有人在市集与人起了争执,竟出手伤了人,情形有些严重。”
“打架伤人?”轻璇一脸疑惑,抚南军一向军法严明,士兵们都受过训诫,若非对方蓄意挑事,是不会乱起冲突的。
“是我们的人先动的手?”穆淳问。
“这个属下不清楚,”苏远也一脸困惑,“卓将军已赶过去了,让属下先来禀报王爷,相信一会儿便会有消息的。”
穆淳神情平静,继续饮着盏中的茶。不一会儿便有禁卫队长来报,伤人的士兵已逃脱,寻不到踪迹。
轻璇放下手中的水果,用绢子擦擦手,思前想后,觉得事有蹊跷。
傍晚时,卓如风来到王宫正殿,将今日之事说与穆淳听。
事情发生在一家印染坊,染坊主人在临近街道处还开了一间布庄,居店家所言,那名穿着士兵服的男子先是要买布,却对店家出的价格不满意,店家见他是抚南军,怕他不懂此地行情,便很和气地告诉他,小本生意不好做,况且每家布庄的价格都差不多。
可那士兵却大怒,指着自己的兵服道:“睁大你的眼看清楚!我可是抚南军,若不是我们,谁知道你们这会乱成什么样子!”
店家从没见过抚南军中的士兵如此蛮横,一时之间有些无措,只得小声陪笑道:“可是……小的若是以便宜价格卖给您,便也要便宜卖给别人,这……生意便没法做了呀……”
此时已有了围观之人,一队巡逻兵见这边有争执也走了过来,那叫嚣的士兵喝道:“就你这么差的料子,还想卖个好价钱?我倒要去你的染坊看看,你是用的什么染料,在这里欺行霸市!”说着冲那一队同样穿着抚南军兵服的巡逻兵振臂一呼:“兄弟们!跟我去抄了他家染坊!”
谁料那几个巡逻兵竟真的随他一道闯进了印染坊,他们一进去,根本没有看染缸和布,而是直接一阵乱砸,当时跟去看热闹的人也很多,见到抚南军这样的行径皆是指责不已,闹事的几人见围观者不忿,竟一个个抽出了腰间军刀,吓得众人噤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