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通者_作者:ToBias(25)

2018-01-18 ToBias

  教室的空气又开始流动,凝固在黑暗里的错觉消失了,不少人感到一阵轻松,朱谨松了口气,好像一块石头落了地。

  “反解析器的功能在于模拟脑电波,它的产物不过是根据资料推演出的‘某个情况下,虚拟人格会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和真正的意识大相径庭。”叶佳声音平稳,仿佛在告诉他们毛毛虫虽然恶心、但不会吃人,“反解析器将模拟的脑电信号强化,并覆盖真实信号,也就完成了反解析的目的。举个例子,晚会上陌生人邀请你跳舞,真实的你会想拒绝并因此产生相应的脑电波,但反解析器推演的另一个人格会想接受,而由此产生的脑电信号更强,如果有人佩戴解析器的话,那么他将解读到你‘接受邀请’的信号。”

  叶佳稍作停顿,像在问他们,也像在问自己,“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一过程不应被称为‘伪装’?难道他不是接受了我伪装的信号吗?”

  “正确的答案是‘隐藏’,”叶佳说,“不是他接受了你伪装的信号,而是你隐藏了真实的信号。”

  “老师,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吗?”背后一个声音按耐不住地问道,借着光屏散发的微弱荧光,朱谨认出是模拟测试时的队友胡飞。

  “很多解析者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分清它们。”叶佳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反问他们,“你们有没有撞到过玻璃门?以为那里是空的,可以直接穿过,结果一头撞了上去。”

  不少人在下面点头。

  “你们的真实思维就应该是这样一扇玻璃门,伪装人格则是门里的事物,对方一心想要看清门里面的东西,却意识不到玻璃的存在,如果能做的这样,你就成功了。”叶佳说,“‘伪装’和‘隐藏’的区别在于:真实的自我意识是否强烈。越是想要在别人面前伪装自己,真我的意识反而越强烈,在信息洪流瞬息万变的战场也就越容易出现漏洞。而‘隐藏’就像成为一扇玻璃,无论对方如何试探,你永远都是透明的,甚至自己都忘了自己的存在,而对方呢?会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了,却不知道真正的你就在他的眼前。”

  朱谨好像明白了点什么,想法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她细细咀嚼着叶佳的话,想抓住那种稍纵即逝的感觉。

  “当然我不指望现在的你们能理解多少,看似明白不等于真的明白,以后实践课上就知道了。”叶佳重新回到讲台后,两手放在台面上,昏暗的光线中,她高挑挺拔的身影就像一尊雕塑。

  “这学期你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继续录入和调试自己的反解析器,不过作为感通班的学员,你们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雕塑的脑袋动了动,叶佳奇怪的别开目光,声音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朱谨一脸困惑,做笔记的手悬在半空,等着后半句话。

  “那就是帮你们的搭档编录反解析器。”叶佳说。

  这句话终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堂课下来,叶佳几乎每句话都在给他们施压,朱谨似乎听见所有人心底的咆哮——

  为什么还要给他们编录人格!

  注释1:这门课应为《心联网:历史和未来》,叶佳记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会是8000+!宝宝们求投喂~!=3=

  第10章 白煮蛋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解析者们要承担起给搭档编录人格的重任。

  朱谨恍惚听见有人咕哝,要是搭档惹毛自己,就给他人格里加点料,让他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哦呵呵……朱谨想起周宇那张刚毅英俊的脸,忽然有点不忍心起来。

  然而叶佳再次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不是要给他们编造新的人格,”叶佳解释道,“你们要做的,是根据他的真实人格会对你的伪装人格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来进行编录,这样两人一起执行任务时产生的漏洞最少,也是你们能提供给搭档的最大保护。另外,虽然搭档的反解析器编录属于《感通理论与实践》的考核项目,但我会参与评分。”

  两小时后,朱谨摇摇晃晃地走出教室,习惯了黑暗的眼睛一下子不能适应阳光,她头昏眼花,差点撞在前面人的书包上。

  外头寒风刺骨,室内温暖如春,冷热交替,大脑格外昏沉。朱谨趴在桌子上,把脸埋在胳膊下闭目养神,下午是感通课,她只希望成鸿不要像叶佳一样打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