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鬼仙途_作者:易语空(145)

2018-01-08 易语空

  沾腹中孩子的光,安闲把鬼之国度建立起来了。她自是高兴,只是,现在并不是她庆贺的时候。只有让这些英灵军全部认她为主,才是真正的稳妥。

  这个“认主”,并不是像立国时那样,跪在地上,叫她几声吾主那么简单。

  安闲要的“认主”,是要他们交出命魂,真正把命运寄托在她身上。就像洛洛那样。

  只有炼化了他们的命魂,安闲才能开辟出第二条灵脉来。

  “我得去找到他们的家乡,送他们回家。”安闲招出了千紫,让他变身成为九天风雷扇。

  坐在扇面,安闲在空中滑行。

  根据屈争所作档案,跟着安闲这一百多英灵,都来自同一个郡县,名为“汤永”。

  “汤永”也是岳鹏、岳雲的的故土。

  也是屈争这份档案,告诉了安闲一件事。

  岳雲,是岳鹏的儿子。

  父子皆为忠魂,可歌可泣!

  岁月流转,历史滚滚。

  汤永这个地名在大秦史书上已经成了古地名,被记载为:大致在山阴县永安一带。

  安闲在这里找到了岳家祠堂。

  祠堂修得很气派,有岳鹏的雕像,也有岳雲的塑像。人来人往,香火鼎盛,大秦百姓是把岳氏当成神灵来拜的,求医的,求子的,求解厄的,求姻缘的……如过江之鲫。

  管理岳家祠堂的官吏赚得钵满盆满,但是,这些人都不是岳家后裔,他们是大秦帝国的官吏。

  安闲花了三百两银子购置礼物,才有了进入岳家祠堂翻看岳家族谱的权利。官吏再三嘱咐,“只需翻看,不许抄录。速度快些。”

  泛黄的岳氏族谱,却只记录到了两百年前。

  安闲问管理的官吏:“后面怎么没有了?”

  官吏眼望天花板,嗤笑道:“这是两百年前一名岳氏后人捐的。这本书可是古物,谁敢在上面乱写?”

  安闲又问:“大人,您可知道如今岳家的后人所居何处?”

  官吏给了安闲一个白眼。“你当我是神仙?听说岳元帅至今还在圣莲城,不如你去圣莲城问他老人家去?”

  守在门口的一位老者说道:“你何苦消遣她?她对岳家人如此感兴趣,想必与岳家有些渊源。”老者对安闲说道,“小娘子,因岳将军常年在北方与兴夏军对抗,其子嗣后人都随父远征,后来大抵都在北方定居。在北定城有岳家祖祠,那才是岳家后人供奉岳元帅的地方。你要寻岳家后人,便去那一带寻找吧。”

  安闲又坐着九天风雷扇赶到千里之外的北定城。打听之下,这里的确居住岳家的几支族人,但安闲查看他们的族谱后,发现这几人都是岳雲二弟三弟的后裔。他们是岳鹏的后代,却不是岳雲的后裔。只能算岳雲的亲戚。

  又是一番查找,安闲从一个研究岳家军的史学家那里探听到,因为岳雲早亡,其子当时尚在襁褓之中。是以并没有学到岳家武学,做了文官。

  “小岳大人常年在西南为官,那边有几支岳氏族人,以岳雲后裔自居。小娘子,你可以去那边看看。”这位史学家如是对安闲说。

  安闲又辗转到了西北,总算找到几户岳姓后人。从他们的族谱看,他们倒的确是岳雲的后裔。但是,在查族谱时,安闲却发现,这一家人是从舅家过继到岳雲某代子孙名下的。也就是说,这一支与岳雲并没有血缘关系。

  又在西北找寻了数日,安闲终于找到一家正统的,是岳雲第三十一代孙。

  长舒了一口气,安闲手抚摸着小腹,叹道:“岳雲这样的名人,家底雄厚,被历代史学家记挂,我找起来尚且如此费劲。那些李三王四之流的兵卒,我该如何去寻找他们的家人?幸好你们哥俩阻止了为娘,只让为娘得了这一百多英灵军,若真是数万英灵都来了,我这辈子就废了。”

  安闲又去找屈争的后裔。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这屈争竟然是两千年前的历史名人,因帝王昏庸无道致使国家丢失大片领土,近乎国破家亡,悲痛之余,投江而亡。

  只是这位原本死在西南罗江的大人物又如何出现圣莲湖的岳家军中?安闲只能归结为:鬼也有脚,鬼也是会搬家的。

  第100章 请天允

  原本寻找屈争的后代会更艰难。他的历史比岳雲还要久远得多。

  幸运的是,大秦在两年前搞来一次爱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