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室内只有一盏灯,灯光十分微弱,灵徽偏偏还选择了远离光线的角落,因此整个人都陷在浓重的阴影里。她埋首膝间,长发就此遮住了她的脸,她犹如一尊雕像那样坐着,安静得像是没了呼吸。
在五年这样不断重复的经历里,她从最初求死到现在的隐忍等待,玄旻给她的惩罚让她逐渐发生了这样的转变。
闻说记得灵徽刚到清王府的时候就绝食,那时她因为长途跋涉已经十分憔悴,原本姣好的面容有些凹陷,双眼看来大得诡异,沾满污秽的脸跟褴褛不堪的衣衫让本应该美艳动人的她显得落魄潦倒,却是那双乌黑的眼里时时刻刻都迸发着强烈的恨意。
闻说想,如果眼神可以成为杀人利器,只怕玄旻已经被灵徽挫骨扬灰了。
整个清王府都知道玄旻豢养了一个极其危险的舞姬,她叫宋徽,过去曾经是梁国公主,是梁国国君最宠爱也是深受梁国子民爱戴的皇室骄女。
她是梁宣帝的第三个女儿,因为生得像极了她本就得宠的母亲,所以宣帝对这个小公主也格外喜爱,从小就将她带在身边,亲自教她读书写字。灵徽十岁的时候,梁国东部闹旱灾,她主动请求跟随国师修行,为梁国祈福。
宣帝为她在皇宫内兴建了一座道馆,传供她日常修行。每一日,宫中侍者都能看见一个身穿白衣白裙的娉婷身影进出在望兴观中。每到有天灾降临,灵徽就会跟随国师在弋葵城的三阳台上公开祈福,甚至亲自跳祭祀舞蹈,以皇女身份向天祷告。
三阳台上留下过她多次灵动的舞姿,每一次她都神情肃穆,以最诚挚的心情向天祝告,乞求梁国风调雨顺,乞求诸国战乱早日平息,免去百姓苦难。
然而她的真诚并没有感动上苍,梁国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覆灭的命运。在陈国的铁骑之下,梁国山河破碎,她也因此被带到陈国境内,沦为清王叶玄旻府上的舞姬。
室外的雨声没有停歇,敲打在已经灰败的回忆里,却无法让她重见当年弋葵皇宫里新开的桃花。在确定闻说已经离开之后,灵徽终于起身,站在布满灰尘的墙下,抬头望着那一盏随时可能熄灭的灯,想起自己最后一次在三阳台上跳舞的情景,那时也正好下着雨,而梁国有好多地方在闹洪灾。
五年前的她不过十七岁,却因为日日跟在宣帝身边知道了很多本不应该被后宫女眷知道的事,诸如各地洪涝久不能治,诸如梁国跟陈国的战局已十分紧张,在最近一次的交火中,梁军死伤惨重,甚至又丢了两座城池。
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让整个梁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直以来被尊敬的帝女,她提出在三阳台公开祈福祝祷,带领国都的百姓以最诚恳真切的心意作为获得上天的垂怜的资本,借以度过此时难关。
那一日她白衣胜雪,在三阳台上起舞,秋凉细雨不多时就打湿了她的衣发,她却跳得那样专注,在弋葵城所有百姓的注视下,在玄旻长久的远望里。
玄旻不会忘记在回到陈国之前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那些令他变得无情冷血的经历,正是他如今用来还击所有仇敌的凭持,而他最想得到的就是用灵徽的仇恨铸成的武器。让那个曾经明朗善良的少女跟自己一样成为一个内心冰冷的人,是对这世间所谓的美好最令他痛快的报复。
闻说进入书房的时候,正好看见玄旻出神的样子,她知道家主又想起了过去沉痛的回忆,便悄然将玄旻的茶换走。见玄旻回了神,她面无表情道:“昨夜靖王从皇宫回去府邸的路上因为复桥坍塌,受了伤。”
靖王叶西雍是陈国今上最喜爱的儿子。他出生之后,原本一直处于混乱中的陈国西部就此被平定,解决了陈国当时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今上为此龙颜大悦,认为这个孩子会给陈国带来好运,所以就连起名都没有按照族中辈分,而是直接叫他西雍,等他成年之后便加封为靖王。为了方便父子见面,今上甚至命人在皇宫与靖王府邸之间修建复桥供西雍行走,以示恩宠。
所以靖王因为复桥坍塌而受伤的事,在国都建邺城中立刻传播开来,而在罪责归咎的问题上,首当其中的就是主持这次复桥修葺的工部员外郎曹星平。
此时曹星平已被停职,消息一经传出,太子府的书房里就没了先前的安宁。
康王叶景杭第一个登门求见当朝储君,才进了书房还没来得及关门,他就问道:“曹星平怎么办事这么糊涂,修葺复桥这件事居然都敢从中做手脚?他难道不知道三哥但凡有一点动静,父皇都可能掀了整个建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