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到最后,她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满腔的无奈在被风吹开的尾音里一齐被吹散在园子里。她微微摆起的发梢跟裙角就像是触动了回忆的开关,在已经一片惨淡的现实里还残存着最后一点生机,然而却是那样微末,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被时间彻底磨平,让他们都再没有反驳现实的力气,从而接受眼前的一切。
“不会的。”唐绍筠信誓旦旦道,“只要你给我机会,我必定会为之努力。我会尽快查清你说的事给你一个交代,也让你走得心甘情愿。”
灵徽落在唐绍筠眉宇间的神情有些迷茫,随后不明所以地笑了一声,在晴好的春光中显得萧索凄凉,却依旧是散发着足以震慑唐绍筠心神的气息。
“等你有了这个能力再来跟我说吧。”
灵徽决然的转身与唐绍筠恋恋不舍的凝望尽数落在玄旻的冷眼旁观之中,他在唐绍筠终于离去之后才开口问道:“唐风青一生在钱海里打滚,他的儿子居然会是个情痴,也是出人意料。”
“如果不是在意料之中,王爷也不会带我来看这出戏了。”闻说道,“正因为了解了唐绍筠的为人,王爷才会让灵徽来做这些事。他乡遇故人,还是自己倾慕已久的美人,让人如何不心动?”
“你似是深有体会?”玄旻叹道。
“王爷过去陪太后看戏的时候,我也在旁看了几出,戏文里都是这么演的。”
闻说的说辞让玄旻又对眼前的女侍卫有了些刮目相看的味道,然而他却并不对此欣喜,蹙眉道,“我们在齐济逗留的时间有些久了,赶紧把该让蔡襄知道的都送出去。”
“唐风青还没回来,他一直在暗中阻挠整件事的调查进展,加上军火走私的事原本就十分隐秘,没有十足的证据,就算给了蔡御史也没有多大作用。”
“就看灵徽今天这剂药下得足不足了。”玄旻眸色渐深,命令道,“从今天开始,你时刻盯着唐绍筠,一切见机行事,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唐风青这颗钉子从齐济拔了。”
闻说应声之后便离开了行馆。
☆、第四章 掷饵浊世间 愿者自上钩(一)
闻说在之后的几天里一直严密监视着唐绍筠的一举一动,最终在某次唐绍筠进入唐风青书房时,她见唐绍筠找出了玄旻最想要的东西,但未免打草惊蛇,她在唐绍筠离开之后才潜入书房,暗中将暗匣内的物件调了包。
唐绍筠虽对灵徽的话信了大半,却依旧不愿意相信唐风青一直以来都在做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他原本只是想通过“查无实证”这件事来证明灵徽所言都是子虚乌有。然而当书房内那只被他无意中发现的暗匣出现在眼前,他却不得不接受最令他难以接受的事实。
暗匣里放的正是唐风青这些年来走私的账本,上面清清楚楚地罗列着每一笔运送的款项,不光是军火,还有私盐以及一些其他朝廷命令禁止私人买卖的物品,匣中还有几封盖了康王印信的书信,俨然就是让任何人都无法为之辩驳的证据。
玄旻看过那几封手书后问灵徽道:“现在你应该相信,我说的都是实话了吧?”
灵徽正看账本上一条条的记录,只觉得那一笔一笔的字迹里仿佛都渗着血,看来触目惊心。她索性合上账本道:“既然东西都到手了,为什么还不动手?”
玄旻示意闻说将证据都收拾起来,问道:“这些东西一旦交给蔡襄,唐家应该是没有翻身之日了,你就不打算救一救唐绍筠?”
灵徽极其讨厌玄此时带着调侃的目光,她沉着脸扭过头道:“那是他们该死”
“我并不认为唐绍筠现在就该死。”玄旻朝闻说递了个眼色,随后起身道,“等建邺的消息过来,我们就离开齐济。”
言毕,玄旻便带着闻说先行离去。灵徽看着那对主仆的背影,想起玄旻方才提及唐绍筠的问题,最终也只是莫可奈何地叹了一声。
当日夜间,唐绍筠忽然收到唐风青家书,称有突发急事要他立刻离开齐济赶往绥宁。与此同时,蔡襄收到一只神秘包袱,意外获得有关唐风青走私军火的重要证据。他连夜赶写奏章,将近来调查所得与最新进展全部汇报,命人快马加鞭送回建邺。
唐绍筠在赶往绥宁的第二日便觉得此事不妥,一来家书的内容含糊不清,并不是唐风青一贯的作风,二来唐家虽在绥宁有商铺,却并不是什么打紧的产业,不至于让唐青枫特意修书让他前往,所以一番思考之后,他决定掉头亲自去找唐风青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