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保幸虽仍有困惑,却已一改方才对灵徽的质疑,态度也就恭敬了不少,与灵徽道:“王爷何以会派宋姑娘前来穹州。”
“唐公子为靖王处理其他要务,如今身在云丘不得分/身。靖王不放心穹州的情况,又知道我与那些梁国旧部有些关联,就让我过来探看,顺便拜会候副将,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够帮得上忙的。”灵徽道。
侯保幸揣摩着灵徽的话中深意,却也没觉察出异样,见灵徽面色严肃,他思量之下便将穹州近来的情形与灵徽交代道:“自从付易恒将军被问罪,宇文宪将军重掌西南大军之后,穹州的的军备确实在慢慢恢复。不过以宋……”
侯保幸至此微顿,特意去观察灵徽的神情,见她正仔细听着并未有特殊反应,只是对他忽然的停顿稍有不解,他便继续道:“不过以宋适言为首的梁国乱党一直在穹州附近滋扰生事,不断挑衅。但他们倚仗穹州城外的地形作为掩护,逃脱了宇文将军的追击,所以始终不能将他们彻底铲除。”
“你的意思是穹州城外的地形反而是易守难攻?”
“穹州三面环山,本也是易于防守之地,但因为敌人狡猾,被他们占据了山中一处险要,加上周围山峦叠嶂,他们便以此作为据点,一直对穹州以及周边地域进行骚扰。那里山地险峻,过去宇文将军带兵前往平乱却都吃亏在这上头,虽然也有过斩获,到底无法将他们连根拔起。”
灵徽知道过去宇文宪和付易恒为了争夺西南军权而两相制衡,谁都不愿意倾尽手中兵力才会导致宋适言有机可趁。之后穹州一带易帅换将因此元气大伤,宇文宪又要防着西雍另觅他人取代付易恒与自己争权,所以一直保留实力。说到底,穹州之乱之所以无法彻底平息,都是这些掌权之人私心作祟,才给了宋适言机会。
侯保幸见灵徽若有所思,便好奇问道:“王爷是不是有了对应之策,所以才令宋姑娘前来穹州?”
灵徽闻言相顾,目光却有些莫名,令侯保幸猜不透她究竟在想什么,也就没有再发问。
灵徽见侯保幸低了头才道:“就这样解了穹州之围,候副将以为这功劳应该算在谁头上?”
侯保幸听灵徽这样一问,即刻皱眉道:“自然是宇文将军。”
“候副将知道宇文将军的上头是谁么?”
侯保幸拱手道:“自然是当今圣上。”
灵徽笑道:“候副将既然这样说,今日就当我白来了一趟,我也知道如何回去向靖王复命了。”
灵徽甫要离去,却立即被侯保幸拦住,她先不发言,只是略微昂首看着侯保幸。见侯保幸人就犹豫不决,她便又要提步离去。
侯保幸再次拦在灵徽面前,终于妥协道:“宇文将军上头之人,正是当朝储副。”
灵徽依旧负手而立,神情倨傲地盯着侯保幸问道:“候副将身在穹州,远离建邺,需不需要我为候副将将如今中朝的情势细细说一遍?”
侯保幸诚惶诚恐道:“末将自然是知道的。”
“既然知道,为何刚才候副将却要与我迂回问答?”灵徽尚为梁国公主时,尚且未以这等盛气临人之态待人接物,如今面对始终不肯全完相信自己的侯保幸,她唯有故作发怒以示对此的不满,幸而她本皇族贵胄,自身气度尚能支撑这样的佯恼假怒,当真就唬住了侯保幸。
灵徽倘若只是质问还不能将侯保幸吓得跪地,当时她又将那只放了信物的锦囊重重丢去了地上。囊中信物就此露了出来,侯保幸但见信物,心头为之一震,这才失了神,跪道:“是末将一时糊涂,王爷但有吩咐,还请宋姑娘示下,末将必定遵从,极力协助。”
灵徽低看侯保幸道:“候副将起来说话吧。”
侯保幸忙将信物拾起并放回锦囊中,再将锦囊双手奉还给灵徽道:“王爷的意思是?”
“该除的一个不留。”
灵徽的冷言冷语令侯保幸暗暗吃惊,她眼中的冷锐锋芒也让久经沙场的副将心头顿生一股寒意,然而这句话的指代并不明确,他一时间并不能肯定灵徽口中的该除之人究竟是哪些。
“靖王派我前来,自然是有意与梁国旧部联系,至于是杀是收,都需在一件事之后。”灵徽道。
“王爷是要宇文将军……”侯保幸做了个再明白不过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