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家_作者:本先森总是不开心(226)


似乎那一夜,成了软玉这辈子最不想记起的夜晚。
偏偏现在,温香的“提醒”,叫他又记了起来。那种疼痛的感觉像是仍在一般,教人痛的发狂,直想一头撞死,早死早了事。
“该死的……”软玉低声咒骂,却又不知自己骂的是谁。一时之间不由怔忡,呐呐不语。其实最该骂的,是自己罢。若不是自己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又何必忍辱至今,一步步将自己推到了这种众叛亲离的地步。他记得曾经温香还是他的至亲好友,二人同入馆子,一同拜在同济府最出名的老象姑的门下,修习技艺,每日本是无话不谈。却不成想,到了如今斗来斗去,说一句话都要使十二分的心眼儿的地步。
软玉紧了紧身上的缓袍。今日的阳光似是带着寒意,不复往常的温暖。软玉想,又顺手扯过一块小褥子,盖在了身上。明日若还是这般冷,就干脆不去馆子里接客,只管窝在房内休息便是。
叹了回气,倚着一双修着青竹的迎枕,闭眼小憩。
——
傅京并着宁谦上了登仙楼,早有刘智与梁老在雅间等候。一见到宁谦,二人俱是一喜。
这梁老乃是上一任丞相的弟子,与宁谦系出同门,宁谦私下里还得唤梁老一声“大师兄”。梁老站起身来,“宁相爷肯大驾光临,看来老夫的面子还是有些用处的。”
“大师兄相邀,师弟又怎敢拒。可不是得乖乖的过来,聆听师兄的教诲。”宁谦因着是私下的场合,倒不似以往,逢人便打官腔,好生没趣。“教诲可谈不上,不过是有一事,想要请相爷给个面子。”
刘智适时上前,给宁谦做了个长揖。“这是我外家的侄儿,自小便与我十分亲厚。只如今,他这三年外放也是任职期满,无奈调入京城之事,圣上迟迟没个章程,吏部也是左右推脱。后来我这侄儿求到老夫的跟前儿,老夫这才腆着老脸,恳请相爷卖个面子。好歹也给我这侄儿指一条生路才好。”
宁谦仔细听了,上下打量了这个刘智一番。“听闻你日前是在同济府做知府。”刘智忙上前应答,“正是。下官是恩科九年下放到同济府任职,近日恰好外放期满,这知府在吏部算是卸了任,如今只好来求相爷指条明路。”
傅京一直是以沉默示人,梁老告老之时,傅京尚未入朝做官,二人自是不识得。见梁老的眼神不断的在傅京身上打量,宁谦也并未有介绍二人认识的打算,傅京就干脆一直装个瞎子哑巴,不看不说。
宁谦点点头,“同济府知府刘智,近三年来,所辖地区风调雨顺,富庶富足。一直以来甚得圣上的欢心。这差事办的好,圣上自然是心中有数。若是这恩旨迟迟不见下达,恐怕是圣上另行安排罢?”
刘智心中不安,“相爷有所不知,下官的同期俱是领了圣上的恩旨,不是调入京中,便是另安排了路府州县等地方任职。唯独下官这里,迟迟不见动静,这才心中焦灼,赶忙来求梁老。”宁谦见刘智语气中满是焦灼之态,想来也是动用了各方的关系才搭上了梁老这条线。当下,便心中有了主意。
“既然刘大人与师兄是一家人,自然是要照顾一二。师兄尽管放心,赶明儿师弟到了圣上面前,自是要提两句刘大人的事来。若是圣上能下恩旨,给个好差事自然是好,旁的,却是要看刘大人的造化了。”宁谦既不将话说死,留了一丝退路。又绝口不提傅京的身份,只待来日看清刘智这人的人品与才干,在另行考虑是否将这人划到门下来效力。
刘智闻言,口中称谢不已。“下官早就听闻丞相大人是这世间举世无双的人物,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说罢,便举起面前的酒杯,“下官自知学识浅薄,能敬相爷大人一杯酒实在是僭越。可相爷大人乃是仙人之姿,令人见之忘俗。这杯酒权当下官仰慕大人所敬。”一仰脖,喝了个精光,竟叫宁谦不得不喝下这杯酒来。
“师兄这侄子倒是有趣,竟像极了当年的师兄。”宁谦苦笑着,手中的酒杯倒是空了。
梁老倒是有些惊诧。从来听说宁谦自打成了丞相,便开始谁的面子都不卖,一板一眼的,苛刻极了。本来他本不抱希望,只想着敷衍了事便可。没成想,竟还真叫他等了来不说,竟还能青眼有加。“像有何用,也该有我当年的运道才算是像极。”
宁谦摆摆手,“师兄此言差矣。各人有各人的运道。刘大人将来,还未为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