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簪录_作者:悠南桑(199)

2018-01-06 悠南桑

  赵允旻面无表情,隐忍心底怒气,现在赵允佶能轻易地用新宋引以为傲的匠师讨好北梁,将来新宋国落在赵允佶手中,不经数年遇到战事,赵允佶为了苟且偷生,定也会轻易将先祖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让。

  严天佑倒了杯酒递与赵允旻,“既然来了,陪我喝一杯。”

  赵允旻接过,微一仰首,面不改色地将烈酒一饮而尽,“你向赵允佶要了什么人?”

  “好酒量,不愧在北梁生活了八年,”严天佑自斟满杯,深嗅一番,“我未指名道姓,只言对凝光院独有的金丝编缀有兴趣,并提醒他凝光院会金丝编缀的匠师不多。”

  见赵允旻脸越来越黑,严天佑反而得意,“你放心,由北梁请回去的匠师身份地位比之在新宋时要高,而且更受人尊敬。”

  “她不行。”赵允旻眉眼浮一层怒意,语气不容质疑。

  “你欠我的未还,有何资格继续与我谈条件。”严天佑心情不错,“六院竞艺当日我去寻凝光院问了,凝光院罗坊主言两件首饰的金丝编缀皆由华匠师一人完成,由此可见华匠师的工巧技艺在新宋国是数一数二。”

  严天佑开始替华琬打抱不平,“可新宋何人重视过她,名录上她甚至连主匠师都不是,隐在凝光院后默默付出,所有的功劳、尊荣皆归那些无能的人,大约你亦自私地觉得如此甚好,毕竟知道她好的人越少,你就越省心。”

  一字一句,句句中地,赵允旻眉心深陷,竟无法反驳。

  严天佑饮啜一口美酒,润了嗓子,“华匠师去北梁,只要她制出比之金顶冠更加宏伟不凡的首饰,将来我会赐爵与她,会给她比之新宋强百倍的待遇,我真正敬重匠师和技艺。”

  “若是将来,”赵允旻抬起眉眼,“我会整顿六院,更不会委屈华琬半分。”

  “哈哈,我知道你不会委屈她,不过你我二人给她的东西不一样。”严天佑轻叩桌案,与赵允旻打哑谜似的,“坐下,喝酒。”

  见赵允旻一动不动,严天佑直言,“赵允旻,华匠师技艺水平最高,只要我开口要,你们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给,这件事没得谈,你只能求我。”

  夕阳余晖彻底消散,夜色自格窗漫进来,赵允旻半身笼在黑暗中,神情愈发模糊,“留下两名匠师,我会请华琬传授技法,待你的匠师学成,我再命人护送她们回北梁。”

  “哦,我考虑考虑,除此之外,大燕万仞山以北五百里地……”严天佑啧啧两声,又替赵允旻斟了杯酒,于北梁人而言,好酒越喝越醒神,眨眼小半坛已经没了。

  “大燕仍为慕容家,现在说是不是太早。”赵允旻这次没有碰碗。

  “之前你怎未嫌晚,大燕是作为我们两国屏障而存在的,你可比我懂。”

  赵允旻眸光深幽,如一泓深不见底的黑潭,偏生厢房内未点烛火,严天佑看不清了。

  “好,万仞山以北五百里归北梁。”

  “成交!”

  赵允旻离开不多时,有婢子进厢房点起四处壁烛,婢子很快又被严天佑屏退。

  一声清哨,暗卫出现在厢房。

  严天佑对华琬太好奇了,比起大燕五百里地,他更想利用华琬制住赵允旻。

  第134章 人选

  很快,皇家要挑选匠师去北梁一事,沸沸扬扬地传遍整个京城,六院的匠师更是议论纷纷,大多数人是不安的,他们哪怕知晓可以携家眷同往,到北梁后亦会得礼遇,可终归是背井离乡。

  匠师们嘴上不敢说,大抵都在心里将皇族不敬地骂上千百遍。

  “阿琬,我爹已经在寻人打点,要是早知道可能被当物什送来送去,我当初就不进六院了,可真是发愁。”林馨烦躁地拍打瓷枕,她爹用于打点的钱,可比她这一年在凝光院拿到的薪俸高多了,林馨心疼的叹气,抬眼见华琬还在不急不慢地画花样子。

  林馨挪了张圆凳到华琬身边坐下,“阿琬,你可是凝光院金匠师,被他们选去北梁的可能性极大,你怎半点不担心。”

  林馨忽然想到什么,惊讶地捂住嘴,“阿琬,难道说你想去北梁?你可得与舅舅他们先商量啊。”

  “馨姐姐,你胡说什么呢,眼下着急又无用。”华琬放下炭笔,镇定地看林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