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簪录_作者:悠南桑(36)

2018-01-06 悠南桑

  北梁留在新宋国的质子三皇子严天佑害了急症。

  虽然睿宗帝令太医全力救治,可无力回天,甚至赶不及将严天佑送回北梁,严天佑就一命呜呼了。

  严天佑客死新宋,睿宗帝惶惶不安,将严天佑的棺椁送至北梁后,又主动与北梁联姻,嫁了二公主过去。本以为北梁亦会送一名公主到新宋的,未料北梁皇帝半句不提此事,似乎压根无此意。

  如此无怪众人都认定大皇子赵允旻在北梁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

  出乎所有人意料,大皇子竟然回来了,睿宗帝还派出礼车队接迎。

  华琬出了一会神,抬头见陶学录仍双目发怔地望着窗外。

  华琬轻声唤倒:“陶婶娘,陶婶娘?您没事儿吧。”

  华琬声音太轻,唤了半晌无用,小陶干脆直接站至陶学录跟前,挡住陶学录的视线,这才令陶学录缓过神来。

  陶学录揉了揉眉间穴,华琬赶忙扶了陶学录重新坐回高背靠椅上。

  “小陶,你可有听人说,大皇子为何会被送回京城?”陶学录缓缓问道。

  小陶摇摇头,陶学录双手微握拳,自嘲一笑,“是啊,这世上有几人能知道,一直藏在置物房里,我的耳目也闭塞了……”

  顿了顿,陶学录与华琬说道:“华丫头,婶娘有些疲累,今明两日你自回斋舍歇息,先别过来了,若无事,明儿你也可去街市上瞧瞧,想来会很热闹。”

  华琬乖巧地点头,“陶婶娘是不是身子不舒服,学生能留下来照顾婶娘么。”

  “不用了,我歇两日就好,”陶学录宽慰地看着华琬,“丫头,你先回去吧,有小陶在这尽管放心,后日我们再一起制金簪花。”

  华琬乖巧地后退两步,陶学录撑着小陶手臂,缓缓朝置物房后门行去。

  华琬一直目送陶学录离开,许是错觉,先才陶学录明明很疲累,可这会瞧背影和身板儿,似乎比原先还挺得更直了。

  当华琬回到斋舍时,谢如英三人亦刚下学回来,正在叽叽喳喳地讨论明日放假要去街市瞧热闹一事。

  第24章 遭贼

  “阿琬,你今儿怎午时未到就回来了。”林馨看见华琬又惊又喜,自从华琬因犯错被陆博士调入置物房后,每日皆早出晚归,她连同华琬说两句话的时间都快没了。

  “因为明日放假,所以学录大人让我早些回来。”华琬拿铜盆接了水,仔细将双手洗净。

  林馨抚掌道:“那敢情好,我们才说好明日一起去街市上迎大皇子车队的,听说车队前头还有两头大象呢,阿琬你与我们一块去了。”

  华琬本想拒绝留在斋舍背书,可终按捺不住心底的好奇,不知大象和大皇子都长得何模样,遂干脆点头应下。

  次日华琬简单梳了个倭堕髻,换上一身簇新湘色圆领襦裙。

  襦裙是前几日舅娘特意为她做了,又让乡民捎至京城与她的。粗布料子虽比不上另三人的花俏,但十分整齐合身,极衬华琬那干净如星辰的双眸和好整以暇的神情,瞧着比才冒尖儿的芙蓉还要水灵三分。

  据林馨打探到的小道消息,大皇子的车队将于辰时中刻由崇明门入京,行一段曲院街后拐上御街,过州桥仍旧御街直行入宫。

  “工学堂离州桥近,咱们也不去远了,就在州桥附近候着,趁时辰尚早,还可以四处逛逛,待到车队过来,我们再跟随车队至宫门外吧。”林馨的提议得到三人一致赞同。

  临出门前,华琬仔细系了一只荷囊在腰带上。

  林馨眼睛尖,瞧见华琬荷囊上缀着一条竹叶和枯草编的翠黄两色双鱼结,忍不住捏起把玩一番,直接央求道:“阿琬,这两条小鱼圆滚滚的好生有趣,可能编了送我一对。”

  “好的,一会出了工学堂我去摘竹叶,编了送你。”华琬一口答应下,倒不是她不长记性,忘了之前替人雕木簪被责罚一事,而是她觉得草叶漫山皆是,不值钱的,且又不用镌刀、手锤,所以不可能违工学堂规矩。

  林馨欢喜道:“阿琬不需去摘竹叶,我有玉线,阿琬用玉线编。”

  王芷蓉眼睛一直往这瞟,撇撇嘴,颇不自在,“也编一只与我呗。”

  华琬可不记仇,笑道:“嗯呢,我编三条,大家一人一条才好。”

  谢如英淡淡地扫华琬一眼,应都懒得答应一声,抬脚率先出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