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簪录_作者:悠南桑(43)

2018-01-06 悠南桑

  箭刻沙漏即将指向未时初刻,陶学录顾不得多想,立即点了打火石烧毁字条,又将鹁鸽从格窗放走,避开小陶,悄声至置物房的后巷。

  置物房后巷很安静,一般无人会来此处。

  陶学录一到后巷,抬眼便看见一袭精白色银绞边袍服的大皇子赵允旻站在灰墙阴影处。

  八年过去了,曾经集众人宠爱的漂亮小郎君已长大成人,修长身姿如生于苍岭的劲松挺拔英伟,长开的五官愈发像他的母亲荣贵妃,精致绝尘,与生俱来了能让周遭一切失去颜色的风姿。

  陶学录颤颤巍巍地跪下,“殿下,您终于回来了。”

  赵允旻两步上前将陶学录扶起,“万万不可,陶婶娘快快请起。”

  “若娘娘的在天之灵知晓大皇子回来,一定会很欣慰的。”陶学录摁了摁眼角,对甄家和荣贵妃数年的哀思在看见大皇子的瞬间迸发,可她不能于大皇子跟前失礼了,胸腔内的那份激荡很快归于平静。

  赵允旻眉眼沉敛,嘴角漾着苦涩,“我不孝,我对不起娘亲。”

  “不,不,不怪殿下的……”陶学录要替赵允旻辩解。

  大皇子蹙眉时,陶学录隐约看到了真龙般的气度,可再仔细看去,却又消失不见。

  赵允旻摇摇头,苦笑着止了陶学录的话头,“婶娘,未免旁人生疑,晚辈是暗地里出的宫,时间紧迫,晚辈有一疑惑要询问婶娘。”

  陶学录稳定了情绪,颌首道,“殿下请问,老身定知无不言。”

  赵允旻眼底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哀伤,“婶娘,我娘亲真的是自缢而亡么。”

  陶学录哆嗦着嘴唇,摇头道:“当时老身虽赶着进了宫,但终究未来得及见娘娘最后一面,关于娘娘仙逝一事的细节,俱是夏竹告诉老身的,无奈亦不详尽……”

  夏竹和秋叶二人是荣贵妃从娘家带入宫的贴身侍婢,在安葬了荣贵妃后,二人亦了结性命,追随荣贵妃而去。

  陶学录轻咳一声继续说道:“听说睿宗帝赐给娘娘的酒没有毒,只令娘娘饮罪,降娘娘份位。夏竹言在娘娘最痛苦和悲伤时,齐淑妃至紫露殿劝慰过娘娘,下人皆被娘娘屏退,故夏竹亦不知齐淑妃究竟同娘娘说了甚,当日夜里,娘娘便抛了白绫……照理齐淑妃与娘娘的关系好,不该……”

  赵允旻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手心,但面上神色却无一丝变化,只颌首道:“谢谢婶娘,对了,婶娘收了一名姓华的学生?”

  陶学录一愣,疑惑大皇子为何会提起华琬,只如实点头,“是的,华琬这孩子聪明又勤勉,只不知殿下?”

  赵允旻眉眼舒展开,温和道:“陶婶娘放心,我不过随口一问罢了,当初婶娘是凝光院最负盛名的院使,工艺迄今无人能及,她能跟着陶婶娘学习,是大福气。”

  陶学录摇摇头,苦笑道:“那劳什子院使,还不是因为荣贵妃瞧得起老身。”

  赵允旻掏出一件奔马红木雕,“陶婶娘看我雕得如何。”

  骏马仰首长嘶,四蹄矫劲腾空,雕工意境可算上佳,可陶学录却慌张道:“殿下是龙血之身,无需做了这等工匠之事,若有需要,尽管吩咐了我等便是。”

  赵允旻不以为意地淡笑道:“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唯一该做的,或者说是唯一着迷的,只有木雕了,婶娘勿大惊小怪,往后我就木雕工艺之事,还要常请教婶娘的。”

  陶学录脸上青白一片。

  趁了陶学录开口前,赵允旻又道:“婶娘,我出来时间已长,便先回去了,还请婶娘莫同旁人言与我相见一事。”

  “殿下放心,老身明白个中利害。”陶学录心里急,她虽知大皇子做木雕不妥,是不务正业,可她又不能说什么。

  赵允旻一个闪身轻飘飘地跃出墙头。

  至于华琬,是他令侍卫雨泽跟了她一段路,华琬身上有他需要的东西,只现在时机未成熟,还不能轻举妄动。

  第29章 赋税之难

  华琬从香药铺子一路小跑回工学堂,何矜家的驴车刚到了一刻钟,二人乘上驴车后摇摇晃晃往城郊行去。

  何矜对置物房颇为好奇,询问华琬这些时日都做了些什么。

  因为前儿陆博士检查华琬功课时,特意交代了她不要出去乱说话,华琬当即明白,不能让旁人知晓陶学录在替贵人制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