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簪录_作者:悠南桑(69)

2018-01-06 悠南桑

  太学离工学堂很近,倘若只去看放榜,便只是小半时辰的事儿,华琬相信哥哥能考上,她也有点想当面祝贺哥哥了。

  “阿琬最好了,明一早你先去置物房找学录大人告假,我们辰时在工学堂西南角的门外见。”林馨顺手接过华琬手中的铜壶,“走走,回去歇息,这铜壶太重,我们一起拎。”

  ……

  次日,华琬如实说了她要去太学看放榜,陶学录很信任华琬,只询问她是否回来用午食,临要出门,倒是小陶缠了华琬好一会,她也想跟出去玩,直到陶学录唤她名字,华琬又答应给她买玉兔模样的糖人和冰糖葫芦,才肯罢休。

  因放榜的缘故,太学外的街巷比往常热闹数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两边卖饮子和水饭的小摊贩叫卖不停,不断有穿青衣直缀的学子从她们身边走过,上榜的满面春风得意,迈步激昂,未上榜的学子虽不至于心灰意冷,却也失望落寞,只等下秋闱或者来年再考太学了。

  华琬随着行人的情绪或叹息或欢喜,林馨则四处张望,瞧了各式卖零嘴的摊贩不禁嘴馋,跑去买了一包越梅和间道糖同华琬一起吃。

  二人走走停停,终于走到了太学东墙附近,当华琬还在一边躲避人群一边寻李仲仁身影时,林馨已经抬手朝着某一处连连招呼。

  华琬顺着望去,惊喜道:“馨姐姐好眼力,哥哥也瞧见我们了。”

  李仲仁走至二人跟前,面上是藏不住的喜意:“阿琬,林娘子,你们怎么来了?”

  因为心情好,李仲仁看林馨也顺眼了许多。

  “哥,你一定是考上太学了是不是?”华琬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因担心搅扰到周围人,遂将声音压低了些。

  李仲仁朝华琬笑着点头,“九月之后的旬假,我都可以与阿琬一起回乡了。”

  林馨听了这话,觉得心里头酸溜溜的,怯怯地朝前挪一步,半挡在华琬和李仲仁中间,微红脸,声音娇软,“表哥,恭喜你了。”

  华琬的身影被遮去一半,李仲仁心里也跟着落下一片阴影,扯起嘴角,“谢谢林娘子。”

  李仲仁想起一事,笑道:“上次答应了请你们吃金橘团和饮子,不知你们这会是否得空了。”李仲仁见华琬和林馨都穿着工学堂的制衣,以为华琬是为了他接连两日告假出来,不免担心会影响华琬在工学堂学习。

  “有空的,我还担心表哥你将这事忘了呢。”林馨抢着说道。

  “嗯,我们无事,只哥哥几时回乡?”华琬未有异议,她也希望哥哥尽快将这顿‘请债’还了,省得林馨一直记挂。

  “未时中刻,我到南熏门外搭朋友的驴车先回关阳县,一会你们吃完饮子了,便早些回工学堂,我还要去樊楼看会文辞会。”昨儿文辞会里有几名文人让李仲仁很是佩服,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抖联击鼓间,便洋洋洒洒挥毫出经典之作,那诗词或如山河旷漠大气磅礴,或如春花秋月婉约旖旎,低低吟诵了能于唇齿留香,意境韵味皆上佳。

  李仲仁大开眼界,听闻今日樊楼还有一场文辞会,既然有时间,他自不愿错过。

  李仲仁买了两份金橘团和江茶水递给华琬,林馨嘴里吃着可心里仍不满足了,之前李仲仁儒雅清俊的容貌虽令她心动,但李仲仁毕竟还未取得功名,她也不敢有甚太久远的打算,如今李仲仁考入太学,意同于半只脚踏入仕途。

  林馨记得去年宝丰钱庄东家的长女,抛绣球抛到位同进士,可将城里那些员外郎羡慕的,她爹也跟着在家中念叨了好几回。

  新宋朝民风开放,尤其是市井之间,没有半点贵族世家的繁文缛节,林馨等人平日去瓦肆听的又都是西厢宫调,想法不免大胆许多。

  吃完金橘团,林馨轻松地说道:“阿琬,时辰尚早,这会儿回工学堂也无事,不若我们与表哥一道去文辞会增了见识。”

  华琬刚喝了一口江茶水,险些呛到,连连咳嗽不止,林馨一边拍华琬的后背,一边捏华琬的手,不停地挤眉弄眼。

  李仲仁听着林馨的说词,真以为今日工学堂放假半日,琢磨那文辞会乃高雅之处,甚至不少贵家女娘都会戴着帷帽参加,既如此阿琬真想去亦无甚不可。

  “那,那就去看看吧。”华琬挠着头,哭笑不得。

  从太学走到樊楼只需小半时辰,本以为今日的文辞会与昨日并无不同,可李仲仁刚带两位小娘进去就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