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了,到底还是下手了。
毕竟赵京只有赵谐成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儿子被自己的岳丈折磨的快要死了。刺杀、掉下湖、积年寒毒发作、晕倒在酒楼里数日不醒人事。刺杀就刺杀吧,这个积年寒毒是怎么回事?他把自己生龙活虎的儿子送去林府可还不到十一年,这要多待几年,他岂不是要断子绝孙。
林氏听闻也是脸色大变,扯着赵京的衣袖道:“夫君,咱们赶紧把襄和接回来吧!”
赵京细想了下点点头:“是,林家无论如何成儿是不能再待了。林蔚山是你父亲,我不想闹得太僵让你为难。但是你要知道,若是成儿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我必定拼死也不会要林蔚山好过。”
林氏道:“他虽是妾的父亲,可这些年父亲做得这些事妾全都看在眼里。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有些事情他做了,就应该顾及后果。夫君放心,在这件事情上,袖儿不会循私。只是初夏还养在林府,初夏已经过继到林家了。若是咱们带着襄和离了青州,初夏怎么办?”
赵京道:“初夏已经定了亲了。迟早是要嫁的。她今年也十九岁了,不能再拖了。沈家的那小子和成儿是旧相识。成儿对他的评价很高,说是个君子。那孩子小的时侯我见过,他和那南宫姑娘的婚书还是我写的。看着倒是个好孩子。”
彼时南宫家还未败落,沈昊品级虽低,可沈夫人徐氏的娘家却一门显赫。徐大人是朝中二品的大员,赵京却只是正三品的大理寺卿。更何况南宫夫人陆氏是皇后娘娘的义妹,南宫阔的武林盟主之位也是皇上一手扶持的。这么声名显赫的两个家族联姻,赵京能为他们证婚代拟婚书,自是对他的文采以及人品的肯定与赞赏,也算是美事一桩。
那两个小孩子一个十岁一个六岁。
年长的是个男孩,模样阴柔,面孔精致,漂亮的不像男孩子,乍一看赵京都要怀疑他是女扮男装。可这孩子又自小练武,赵京初来庐州时被一群小毛贼惦记上,出了意外,沈子忱恰好带着两三个小厮路过,便救了他。沈子忱虽只十岁,但身手矫健,似是名家教养,功夫极高。赵京不是没有见过漂亮男子,一般长像秀美阴柔的男子多邪魅女气,可这个男孩子风格秀整,轩轩韶举,竟有魏晋之风。
沈子忱救了赵京之后不肯留名,后来赵京为他证婚约时见着他了,沈子忱这才抖了抖眉毛。赵京本要致谢,沈子忱却悄悄拉着他对他说:“赵伯伯就当那日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好了。父亲自幼便教侄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下赵伯伯本是侄儿理所应当之事,因此赵伯伯不必谢侄儿。母亲指望侄儿科考,不喜欢侄儿舞刀弄枪,赵伯伯若当众谢侄儿,侄儿必定还要挨罚,日后岂不断了侄儿做好事的兴致。赵伯伯盛徳君子,怎能以虚名误我?”
赵京仰头大笑,心里不无遗憾。这般妙人如何便是别人家的女婿?自己两个女儿,若有一女能得此婿如此也是幸事。
可后来见了沈子忱的小未婚妻又觉得自己的两个女儿弗如远甚。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温柔娴雅,端庄中不无狡黠。年仅六岁便吟得一口好诗,写得一手好字。南宫夫人听闻大名鼎鼎的状元赵京来了,还特地留他指导儿子学写策论。那南宫公子天分不差,可赵京偏偏记住的就是那个旁听的南宫小姐,那样小的女孩子,心智见识竟不输其兄。
若自己是沈子忱,挑媳妇必定也是选她不选自己家的那俩跳瘙。赵京也有些诧异,自己的两个女儿也是自幼当大家闺秀养的,怎么差距就这么大?是自己宠的太过了么?可这南宫姑娘也是人家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百般娇宠的啊!
可是又想想,自己怎么能这么想呢?自己的女儿自然是最好的,就算那南宫小姐再好也比不上。当时赵京突然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自己也有儿有女,若是能把这一对小璧人给拆了,男的给自己做女婿,女的给自己做儿媳妇,岂不变成两对璧人?正是一箭多雕多全齐美的法子。最后南宫阔和沈昊过来,赵京大笔一挥还是给沈子忱和南宫皑写下了婚书。好吧他只是想想而已。
再到后来他的愿望竟真有一半成了真。托他的好岳丈的福,南宫家覆灭,南宫小姐一命呜呼,沈子忱与其婚约作废。岳丈林蔚山做主,长子赵谐成从中撮合,竟真的叫林初夏给沈子忱定了亲。赵京初听到这个消息是喜不自胜,若是那南宫小姐也没死并且肯嫁给赵谐成为妻的话,那他的人生真的再无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