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记在偏僻的小巷中七拐八拐,最后来到了一处穿过一小巷,出了小巷便是哄哄嚷嚷的大街,刘书记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医馆,毅然决然的走的进去。
张航看刘书记走了进去,只好退了回去,然后又退回小巷中,抬头看了看,便一跃而起,蹲在了房顶上,慢慢的俯下身子,小心的寻着声音,果然不出所料,有人专门在一个房间内接待了刘书记。
张航慢慢的掀起了一片瓦,俯身听去。
“不知刘大人此番前来所为何事?”一个掌柜模样的人问道。
“是这样的,前几天我不是在你这里拿了一味中药?不知冯掌柜还记得吗?”刘书记问道。
“记得记得,蒜芽嘛,几乎很少有人用到,所以记得比较清楚,当时刘大人说是别人告诉您的土方子,治您胃寒的老毛病。”这位被刘书记称为冯掌柜的赶紧说道。
“是的,确实是好了许多,是这样的,有件事想请冯掌柜帮忙。”刘书记说道。
“大人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冯某一定竭尽全力。”冯掌柜保证道。
“是这样的,今日一早县令大人接了一个状子,是望月镇的,和蒜芽有关,我想着为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如果有衙役上门询问,能不能帮忙遮掩一二?”刘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冯掌柜一听有案子和蒜芽有关,对刘书记有些狐疑,便怀疑的问道:“那望月镇的案子真的和我这里的蒜芽无关?”
刘书记听到冯掌柜这般问,分明是怀疑自己,便沉了脸色,说道:“冯掌柜把我当什么人了。”
“这不是确认一下嘛,放心放心,这小事一定帮刘大人的忙。”冯掌柜赶紧打哈哈的说道。
“那就多谢了,回头这件案件了了,必定重谢。”刘书记想冯掌柜承诺道。
“好说好说。”冯掌柜笑哈哈的应着。
“那冯掌柜你忙,我回了。”刘书记说着站了起来。和冯掌柜分了别,向外走去。
这刘书记得了冯掌柜的承诺,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便觉得格外的神清气爽,找了一家餐馆,要了两样小菜,一壶酒乐呵呵的吃了起来。
房顶的张航觉得再跟着刘书记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收获,便转身淹没在了人群中。
在楚辞的秘密住宅中,杨如雪,楚辞,张航,杨春归和杨冬尽都在。
杨如雪问到:“张大哥,你跟踪那刘书记可有什么收获?”杨冬尽和张航都在场的情况下,杨如雪便喊张航为张大哥,以此来区别二人。
张航喝了一口茶水,润润嗓子,说道:“确实有收获。”
“什么收获?”样冬季急切的问道。
“嘿,现在连老天都站在我们这边,是这样的,自杨大人试探了那刘书记之后,那刘书记就抄了小路去了一家医馆,这家医馆的掌柜姓冯。”张航说说着自己跟踪那刘书记到的地方。
“医馆?难道真的让我猜对了?是刘书记在蕲州县买的蒜芽,然后给了那五人?”杨春归一听刘书记去了医馆,便马上想到了这种可能。
“应该是的,应该是他们害怕在望月镇买蒜芽,一旦这件事情在望月镇闹开了,那医馆难不保会和杨兄弟说,所以就在蕲州县买,只是没有想到杨兄弟会报官,所以尾巴没有收拾干净。”张航分析道。
“那刘书记去医馆做了什么?”杨冬尽比较关心刘书记为什么去医馆,害怕把证据给消灭了。
“他去警告了那冯掌柜,如果有衙役问蒜芽的时候,让那冯掌柜遮掩一二。”张航说出他在医馆听到的。
“那也就是说衙役去问的话,那冯掌柜很可能不会实话实说?”杨春归说道。
“这样,我把他们谈话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说给去医馆盘查的衙役,给那冯掌柜说上一两句,那冯掌柜便知道瞒不住。”张航说着自己在路上想好的对策。
“这样一来,那冯掌柜肯定乖乖的就说出了实情。”杨如雪高兴的说着。
“事不宜迟,你现在说给我听,回头我交给衙役。”杨春归说道。
“行。”张航应了一声,然后把自己在房顶听到的一字不落的说给了杨春归。
杨春归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就安心的在这等着我的好消息吧,这次刘书记跑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