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医女福满园_作者:晚晚(1111)

2018-01-06 晚晚

  “此法好是好,就是要麻烦那些寒门出身的学子了,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总不能让你们和西北风吧。”杨春归打趣道。

  这些富商一看杨春归同意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他们并不想和杨春归对着干,毕竟再有钱,也是商人。再说这件事情确实是好事情,之前只是但是会影响到书屋的生意,现在有这个法子,虽有些将将能买书的或许就不在买书了,但是那也是少数人。

  杨春归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有抛出一个自己早已想好的法子,说道:“我想着,等图书馆建成了,专门辟出一间房间,上面就把诸位为图书馆做的贡献写在上面,让我们县内的学子们都能知道没有你们,便没有这国内第一座图书馆。”

  商人们听到杨春归说的话,更高兴了,这可比自己宣传一千次一万要好的多,毕竟这图书馆是官府的,一旦自己的名字写上去,子子孙孙都能看得到。而不是只能听。

  会长想了想又说道:“不如这样算了,我们也别捐银子了,毕竟捐了银子,购买的时候还是进了大家的口袋,倒不如各家派出几个家仆,在现场盯着,需要什么的时候直接去店面去取。”

  “此法不妥。”林老板否定道。

  “怎么不妥?”郭老板倒是觉得是好主意,便问道。

  “大家想一想,图书馆虽然具体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最起码的修缮是需要的,对吧,杨大人。”林大人问道。

  “嗯,确实需要修缮一番。”杨春归肯定的说道。

  “就拿修缮这一项,肯定要用到木材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很多人都涉及到这一块儿,那个问题来了,用谁家的好呢?”林老板解释道。

  “是我没想周到。”会长确实没有想到这一茬,便赶紧说道。

  “那既然这样,就还是每家捐银吧,回头你们商议一下,给我一个结果,你们在推选出来三两三位账房先生,专门来管理这批银两,所有的银两去向你们都有权过问。”杨春归又加上这一条。

  “大人,这就不用了吧,我们相信你。”会长连忙说道。

  “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就这么说定了,这批银两不经县衙之后。对了,之前修桥的银两,我这里也有账本,你们什么时候想要查看了,随时可是找我。”杨春归一锤定音。

  这些商人听到杨春归这般说,其实是挺高兴的,毕竟谁也不想自己挣得银子捐出去之后,被别人吞了些。

  “行了,坐了半日我也乏了,你们商议吧,明儿给我个结果就成。”杨春归说完,便和他们告了辞,回了县衙。

  商人们等杨春归走后,会长感叹道:“杨大人是做实事的人啊。”

  “是啊,他心里不仅装有百姓,还装有我们商人啊。”林大夫接着说道。

  之前的修桥,一则为百姓,但是在坐的谁也不能说杨大人没有为自己扬名,毕竟那桥上的名字可是真真实实在那刻着的。而这次的图书馆事情,为着是寒门子弟。可是一听说会影响到商人的且身利益,便赶紧想解决的办法。最终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况且还说要辟出一间屋子还写有贡献的人。这银子他们县衙也不会过手。

  “是我们蕲州县之福啊。”会长最后感叹道。

  “那我们准备捐多少?”王老板问道。

  会长想了想,说道:“每人五万两,你们觉得如何?”

  其他的商人听到这个数,算了一下自己的财产,不算少,不过也不算多,便都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数成。”

  “那账房先生?真的要推选几位?”郭老板问道。

  “既然杨大人说了,便按照杨大人的意思办吧。”会长说道。

  “那选谁家的?”林老板问道。

  会长想了想,说道:“我家出一位,张家出一位,林家出一位,最后王家在出一位吧。你们看行吗?”

  在做的不得不佩服会长,能做到会长这个位置的果真不简单,张家一直想要取会长而代之,这样会长假的账房和张家的账房便没有和解的可能,就不存在共同贪墨,而王家和林家也是竞争关系,两家和解的可能性就好比六月下飞雪。这样一来,四人肯定使劲的盯着自己的对手,谁也不会贪墨了去。

  “行,就按会长说的办。”张老板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