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这一幕刚好被前来巡查的刘统领撞见。原来自楚轩反叛消息传入京城,刘统领除了负责皇上的安全,更是日日在城门巡视。
刘统领上前走了两步,城门侍卫看到刘统领,赶紧见礼:“见过刘统领。”
刘统领也注意到了杨柏新一行:“发生了何事?”
城门侍卫看了一眼杨柏新一行,轻声对刘统领解释道:“他们自称是清平郡主的家人。”说完对杨柏新说道:“这位是清平郡主的义兄。”
杨柏新这一行这才算是进了城,刘统领亲自护送他们到了府中,交代了管事带去蔷薇苑,才算是离去。
“我们这次来,一则是为了你两个兄弟的婚事,再则也要准备你的嫁妆。”
“娘。”
杨柏新一家算是在京城安顿看了下来,杨柏新和周莲香看了杨春归的宅院,一个劲的赞叹:“可真是宽敞,这样子想来住我们一村的人也是够住的。”
杨春归笑了笑说道:“爹娘喜欢就成。”
当楚辞凯旋而归的时候,杨柏新周莲香已经知道了那个有着异国风情的少年原来是皇家的人,一阵唏嘘。
皇上重赏了楚辞和刘将军,同时如楚辞所说,对于那些战场上面自愿投向的既往不咎,同时对于楚辞的私军,皇上也给予了明确的来源,赵将军之所以解甲归田,便是为了秘密替朕训练这支军队。既然皇上都这般说了,别人谁还敢有异议。
在所有人都准备着过年的时候,更大的一则消息震的群臣吃不好年夜饭。
楚辞被册封为太子,同时给了杨如雪一道旨意,亲封为太子妃。着来年八月完婚,也算是又赐了一次婚。
楚辞和杨如雪看着杨如雪手中的圣旨,哭笑不得,这天下恐怕也只要他们能得到皇上两次赐婚了。
杨如雪感叹道:“如果当初皇上没有微服出巡,没有遇到雪儿,楚哥哥说皇上还会为我们赐婚吗?”
楚辞听到杨如雪的问题,一阵沉默,这个问题自己无法回答,因为答案自己很清楚,第一次赐婚的时候,皇上更多的是为了杨如雪着想,一个帝王,愿意为一个大夫这般做,便已经知道了皇上是看中杨如雪的,但是如果皇上没有机会认识杨如雪,或许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杨如雪是知道答案的,这也只是随口一说,看到楚辞黯然的神色,轻轻握紧楚辞的手:“楚哥哥放心吧,如果皇上不乐意,雪儿抢也要把楚哥哥抢回家。”
楚辞被杨如雪逗笑了,“你个丫头。”
图书馆终于在年前全部整理完毕,礼部特意挑选了一个好日子,皇上亲自来到图书馆大门前参与剪彩,气势恢宏的三个大字图书馆被高高挂起,标志这大楚最大的图书馆落成。皇上带领着文臣武将缓步走进图书馆,里面传来郎朗的读书声,同时还有学子们辩论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一行人来到贡献室,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人名,一名善于拍马屁的大臣对皇上行礼道:“陛下英明。”
杭商摆了摆手:“什么英明不明英的,这又不是朕的主意,是杨大人才思敏捷啊。”
这位大臣并不气馁:“陛下,微臣的意思是,因着陛下英明,才有了这天下更多的正直善良之人,他们在陛下的英明的治理下,才会安居乐业。”
皇上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名,上面有商人,当然这些商人或许一开始是不愿意的,但是在杨春归有效的运作下,纷纷从自己手中掏出了银子。也有文人,他们或许是贡献出自己珍藏的孤本来抄阅副本,或许是用一己之力抄录天下奇书。皇上说不欣慰是假的,听到这名大臣的话,虽知道是故意奉承,却依然心下暗喜。
一行人走走停停,总算是在午时把图书馆逛了一边,期间有大臣想要让皇上随手留下墨宝,却被杨春归制止:“陛下,这是学子读书学习的地方,已经明确禁止随处题词。虽皇上墨宝珍贵,但是也应遵循图书馆规矩。”
杨春归说完并不理会众人心中是如何想法,而是快步走到旁边意见小屋中,从里面拿出纸笔,放置在石桌上面:“陛下如若有雅兴,可以再次上面,微臣会做成壁影。时时鞭策来此读书学习的学子。”
皇上并不以为杵,拿起笔哈哈一笑,很快写了一篇气势磅礴的《告学子书》,意在劝告他们认真读书,以期他们能够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