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是司马府来人,桃夭转过身来。
那护卫跪倒在地,举着一只盒子:“侯女,我们公子命小的将此盒交与侯女。”
桃夭上前两步,接过盒子:“那,表哥他可有让你传什么话?”
护卫如实答:“公子只命小的务必将这盒子交到侯女手中,没有其余交代。”
桃夭燃起的一丝期许瞬间化作灰烬,让使臣领着护卫领赏退下。
“上路吧。”半晌,她抱着盒子,走向马车。
上得马车,队伍又继续前行,她迟疑了一会儿,还是缓缓开启了那盒子。一条折得工工整整的绢帛躺在盒内,那质地,那色泽,似曾相识。她拾起展开来看,只见那绢帛上绣着一段话: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旁有署名:桃之夭夭。
桃夭笑出声来,唬得两个侍女一大跳,笑着笑着又流下了泪——原来,心悦君兮,君早知!
浩浩荡荡的和亲队伍沿着官道缓缓前行,直到再回首,郢都的方向只剩下天幕白云。
—*—
相秋拖着并未好全的身子,离开了梓邑后,又折返了回来。
“五日后,我和阳阳成亲,你若不是去抓她,欢迎你来吃酒。”
她远远立在今日梓邑最热闹的人家附近的山坡上,眺望着那一院子的红绸喜花。他们家的院子里真是热闹,八成附近的邻里都来了。新人呢?怎么还不出来?
过了一会儿后,远远地果见着一个身着礼服的男子自大门里走了出来。
今日的他,越发好看。相秋不自禁弯起了嘴角。
她只想这样看一眼,看一眼就离开。
—*—
乔家,红绸装点着院落,腊梅送来冬的祝福,竟在昨夜竞相开放,满院的腊梅香气,令人心旷神怡。院子里站了许多邻里人,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巴巴地张望着门里。乔鱼自大门里走出来,身后跟着一个羞怯的女子,拿着一把绸扇遮着描画精致的容颜。
乔母坐在屋檐下,虽然看不见,但听见从四面八方传来的笑声,自己也乐得合不拢嘴。
邑中的赞者高唱道:“吉时已到,新人祭天……”尾音拖得特别长,仿佛拖音的长度就代表了一对新人幸福的时长。
祭台就设在那院中腊梅树下,三牲早已备好,五谷早已盛好,新人走到祭台前,司礼者焚香递上。乔鱼执香,杜荔阳执扇遮面,听赞者道:“一拜……”
新人拜。
“二拜……”
新人再拜。
“三拜……”
新人又拜。
“入寝……”
新人又转身朝房内走去。
接着,院中开席,亲朋满座,热闹非凡。
乡邑内的婚礼,一切从简。房间内,两个新人对坐于长案一侧,长案上摆放着青铜酒壶与一对爵并一套卺,身子另一侧则放着匜和盥。赞者为新人沃盥后,又提壶斟了两爵酒。新人各执一只爵,对饮而尽,赞者又斟满爵,新人再饮。两巡酒后,赞者又拿起匏来一分为二,斟满酒。
乔鱼笑意浓烈,端起卺,杜荔阳却有些心不在焉,也端起卺。
合卺酒一喝,在这个年代,她就算是结婚了。杜荔阳不知为何心里空落落的。
正待二人就要饮下这最后的酒,突听得屋外原本吵嚷的酒席间安静下来,有男子声音高喊:“谁是杜荔阳?”
杜荔阳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不明所以,卺端在手里忘了喝。
却听门外又传来一声:“谁是杜荔阳?”
然后就听到乔术的声音:“敢问阁下找我家弟媳何事?”
先前那声音又道:“非我等找她,是我家主人找她。我家主人命我带给她一句话:花架上的牡丹开了,快快回来赏花。”说到最后一句时,那人似乎是故意将嗓子扯着说的,声音比先前大。
杜荔阳一惊,手中的卺落到了地上,内里的酒全撒了出来,乔鱼心下一沉。杜荔阳已起身朝门口奔去。
“阳阳!”乔鱼追上,他本来想阻止她走出这个房间,因为他有预感,她若是出了这房间,便再也不会成为他的妻。
可是,杜荔阳还是先一步打开了房门,冲了出去。
乔院门口,立着一队服装整齐的男子,其中为首的站在最前头。
邻里亲朋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默默地为杜荔阳让出了一条道。她穿过人群,走到那为首人面前,问道:“你家主人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