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窑_作者:唐花花THH(81)

2018-01-02 唐花花THH

  安童听罢忽辛的话,眯起了眼,悄悄地打量起这位财政大臣的儿子来。他说这话看似歌功颂德,实则大逆不道,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这人才,是皇上的人才,区区一燕王,怎能替皇上运筹帷幄,又谈何雄图伟业?显然,真金同样想到了这一层,他对着安童皱了皱眉头,安童也轻轻地摇了摇头。真金对刘伯使了个眼色,刘伯便示意下人搬上来一个木箱。

  “大家都来看看这件瓷器!”真金示意刘伯打开木箱。

  箱子一被打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件瓷器上,那是一只扁壶,就是涂安真昨日见到的那一只。大厅里的烛火点得再多,都不似白天那样明亮,所以在这样的光线下,众人看到了扁壶还算平滑的釉面反射着微微发黄的烛光,湛蓝的几道简单花纹显得典雅大气,整个扁壶造型优美,让人忍不住想把玩,就连直禄脱这样的武夫,都惊叹得叫出声来:“好东西啊!”

  “是不是好东西,得让懂行的人来鉴别。”真金转头望向涂安真,“安真是来自浮梁城有名的烧瓷世家,她家烧过许多前朝贡品,她说好,那才是真的好。”

  “过奖了,雕虫小技,不足挂齿!”涂安真站起来,向大家示好。她今日穿上了昨日试穿过的紫蓝色褥裙,只是没有带上一起送来的月白色发带,蒙古人尚白,把白色看成是高贵的眼色,但是汉人却认为白色是死人才用了眼色,所以梳妆时,涂安真让璇儿梳了两个长条的麻花辫,用紫色的发带缠绕起来,更加可爱灵动,加上她举止优雅大方,颇有大家闺秀之风。

  “这件瓷器各部分比例得当,画工精湛,简单的几笔蓝料,就让人有洒脱尽兴之感,颇为难得,美中不足的是瓷土成分不好,烧制的温度也没有把握好,所以大家自己看,它表面的釉色有些凹凸不平,还有些发黄。”

  “是么?”安童好奇的走上前去,仔细观察起来,突然他大叫:“涂姑娘说得没错,表面是有不少小孔!”

  是么?众人好奇地围了上去,真金满意地看着涂安真,点了点头。

  一阵观赏把玩之后,众人才回到了座位上,真金清了清嗓子,朗声到:“这只扁壶,只是试验品,待下一批成品出来,我将上奏吾皇,我大元要将这样的瓷器,贩售到西边的各个部落,各个汗国,大元还将开放民间瓷器贸易,繁荣市场!”

  什么?开放瓷器贸易?没有听错吧?!

  涂安真迷惑了,她爹涂贾烧了一辈子瓷器,所有的瓷土、颜料来源一直都由官府把持,每次到瓷窑定制瓷器,提供的原料都是非常有限,若有失败率过高,便只有私自高价另购填补。一开始没有经验,失败率极高,烧制成功一件就要花费几十上百件的原料,有的年景赚的工钱都不足以购买原料。后来随着技艺的提高,爹渐渐能在有限的原料里尽可能地烧出更多的瓷器,加上娘别开生面不同于其他瓷窑的画工,使得来浮梁城收瓷器的官员对涂家的瓷器情有独钟,可好景不长,官府供的原料越来越少,要的瓷器件数却越来越多,不仅涂家一家,多家瓷窑都难以为继,后来才发生了她兄长涂安青出走西域,寻求青料的事情。

  可是现在,蒙古人要开放瓷器贸易?意思是允许烧瓷的各种原料自由买卖?那涂家的瓷窑,有可能重新燃起来?这一切该不是幻觉吧?她没有听错吧?可是就是这丝渺茫的希望,也足以让她高兴起来,她握着筷子的手有些抖,脸上却是满满的笑意。

  然而,李资谦并不懂这些,他只是纳闷:为何在淮山村像个累赘一样的涂安真到了蒙古人这里如此受重视?明明是前朝公主,却被真金视为上宾,安童好像对她也青睐有佳,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真金一直是晚宴节奏的把控者,众人还没有从关于瓷器的消息中回过神来,他又让一群女子上来表演歌舞,众人在丝竹声间品尝饭菜,互相敬酒。歌舞中不仅有汉人的旋舞,还有蒙古人的盅碗舞,最后竟有高丽的长鼓舞,李资谦多年未闻乡音,一介汉子,看罢竟流下泪来,直禄脱赶忙上去敬酒,李资谦也爽快的喝了下去……

  一个多时辰的晚宴,各种消息,各种揣摩,各种表演,又各人各怀目的,根本没法好好品尝饭菜,只是喝酒……直禄脱明显是醉了,因为他找忽辛喝酒,有些失态,忽辛打心眼里看不起真金,反而对指挥将士在血海里厮杀的直禄脱尊敬不已,于是他拉着直禄脱毫无顾忌地喝起来;孙承没想到高丽世子会如此精通医术,同行交流起来,话也特别多,酒逢知己千杯少,月瑜怎么也拉不住孙承,一大把年纪了还和李资谦一杯一杯地干……只有涂安真,想起几个月前池州城满城饥荒的景象,看着眼前的饭菜,便没了胃口,于是她向真金告退:“我有些头晕,想先回去休息。”